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肺部引发的炎症,可能由感冒、流感等感染诱发,也可能因吸入异物、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发。若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肺炎可能,及时就医排查。
一、咳嗽咳痰,性状改变
肺炎早期常表现为持续性干咳,随后可能咳出黄色、绿色或带血丝的痰液。若痰液由稀薄转为黏稠脓性,或痰中带血,提示感染可能加重。需注意与普通感冒咳嗽区分,感冒咳嗽通常在1至2周内缓解,而肺炎咳嗽常持续加重。
二、发热寒战,体温异常
多数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部分患者可伴寒战、高热。发热模式可能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时需警惕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或耐药菌。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体温不升,但精神状态明显变差。
三、胸痛胸闷,呼吸受限
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深呼吸、咳嗽时加重,疼痛部位多固定于单侧。呼吸急促、气短、活动耐力下降是肺炎常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口唇发绀、鼻翼煽动。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需警惕呼吸衰竭风险。
四、全身症状,精神萎靡
肺炎患者常伴乏力、肌肉酸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表现。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或跌倒倾向,家属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五、特殊人群,症状差异
婴幼儿肺炎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呛奶、吐沫、呼吸急促,缺乏典型咳嗽症状。老年人肺炎可能以精神萎靡、跌倒、尿失禁等非呼吸道症状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感染肺炎时,原有咳嗽咳痰症状可能突然加重。
六、高危因素,需早识别
近期患流感、受凉、淋雨、疲劳、吸烟史、酗酒史、长期卧床、患有糖尿病、心肺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高度警惕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可能近期有住院、手术、插管、使用呼吸机等病史。
七、症状鉴别,避免误诊
需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轻、咳嗽浅)、支气管炎(痰少、无胸痛)、肺结核(低热盗汗、痰中带血持续时间长)、肺癌(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伴体重下降)等疾病鉴别。若症状持续3天以上未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危急表现,应立即就医。
下一篇:耳朵拼音怎么拼写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