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各大医院的小儿泌尿外科门诊迎来了一波咨询小高峰。每年假期,“孩子的包皮到底要不要割?”成了困扰不少家长的问题,相关的咨询量和手术预约量随之激增。
面对这股“割包皮”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娟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并非所有孩子的包皮问题都需要手术干预!是否选择“动刀”,必须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科学评估,切勿盲目跟风。
不是所有包皮都必须手术
包皮,是男宝宝出生时就有的“天然防护网”,在婴幼儿时期,它像小盾牌一样保护着娇嫩的龟头。不过,有些孩子可能面临包茎和包皮过长的问题:
(1)包茎的两种情况
· 生理性包茎:男童出生后,包皮与龟头紧密相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多数男童在3-4岁后,包皮会逐渐退缩,龟头会慢慢露出来。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发育过程。
· 病理性包茎:有些孩子的包皮口过小,像“紧箍咒”一样箍住龟头,无法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龟头。这会导致排尿困难、包皮红肿、疼痛等问题。
(2)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能上翻露出龟头,但覆盖住尿道口,且平时覆盖状态下不易保持清洁,容易藏污纳垢。长此以往,包皮垢的堆积引发反复的包皮龟头炎。
何时该考虑手术?关键看这些信号
王德娟强调,手术是侵入性治疗手段,决策需谨慎。但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则建议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 炎症反复“敲门”:包皮龟头炎一年多次发作。反复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瘢痕形成,甚至形成病理性包茎,需尽早就医评估。
· 排尿遇“堵”:因包茎导致排尿费力,尿线细、尿分叉,甚至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
· 紧急情况:包皮嵌顿!这是急症!当包皮被强行上翻后卡在龟头冠状沟处无法复位,会引起包皮肿胀,必须立即就医处理。
· 特殊病变:如包皮上有新生物、发现为隐匿性阴茎或伴有尿道下裂等先天畸形(需住院手术治疗)。
手术年龄有讲究
· 3~5岁及以上:这是目前比较推荐的手术年龄段。孩子在这个阶段通常能较好地理解并配合手术及术后护理,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增强,家长沟通和护理也更容易。手术对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相对较小。
· 3岁以下:并非绝对禁忌!如果存在严重包茎、反复感染等或伴真性隐匿性阴茎,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可能建议提前手术。
手术方式:安全高效的“环切术”
利用特制包皮吻合器一次性完成包皮切割与缝合,手术时间短(通常仅需10-15分钟)出血少,切口整齐美观,术后恢复相对较快(约2周左右),且多数情况下可实现“门诊日间手术”,当天完成手术,观察后当天即可回家,适合大多数患儿。
术后护理:细心呵护是关键
王德娟说,手术顺利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家长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严防出血:密切观察伤口包扎处。若出现渗血不断甚至滴血,需立即返院处理。
· 术后镇痛:术中局麻消退后会出现疼痛,可定时口服非甾体镇痛药,或伤口外围皮肤局部涂抹利宁胶浆或类似药物镇痛。
· 保持清洁干燥:术后按医嘱返院去除包扎并换药。术后每次排尿后可使用安多福等消毒液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 限制活动:术后1-2周内应避免奔跑、游泳等剧烈运动,防止敷料脱落或伤口出血。
· 排尿观察:术后首次排尿应在医院完成,确保排尿通畅。如敷料被尿液污染,可继续观察,无需立即返院;若大面积污染或影响排尿,则需联系医生。
·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心理支持不可少:术后疼痛或不适可能让孩子哭闹、烦躁。家长需耐心安抚,可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玩玩具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情感支持。
割包皮并非“随心所欲”,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科学决策。如果您正在为孩子是否需要手术而犹豫不决,明智的做法是及时带孩子面诊专业医生,通过详细检查和评估,为孩子选择安全、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毕竟,关于孩子健康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小问题!
文|记者 刘颖颖 通讯员 张翼飞 陈子滢 刘山青 简文杨
图|AI制图
上一篇:虎斑猫请进来绘本
下一篇:求70 80年代人喜欢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