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梁阿姨的困惑,血糖控制良好,为何还疯狂喝水、频繁跑厕所?
“蹊跷的症状”:血糖达标却多饮多尿?
梁阿姨患有2型糖尿病10多年,半年前自觉口干口渴加重,尿量明显增多。本以为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监测后发现血糖控制尚可,空腹波动在6-7mmol/L,餐后波动在8mmol/L左右。梁阿姨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进一步完善检查。
住院期间,医生们为她详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梁阿姨的尿比重及尿渗透压下降。这表明她的尿液比正常人更“稀”,这一异常发现让医生们联想到尿崩症的可能性。
糖尿病和尿崩症分不清?
01
多饮多尿:糖尿病与中枢性尿崩症的“共同语言”
·无论是糖尿病还是尿崩症,患者最突出的表现都包括饮水量变多(每天>3-5L)以及尿量增多(每天>2.5L)。
02
糖尿病与尿崩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糖尿病:是由于血糖超标,尿液"夹带糖分" 带走过多水分,导致尿量增加。
·典型表现:
1)“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2)伴有血糖升高。
·尿液特征:
1)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呈甜味(可以招来蚂蚁)。
·尿崩症:主要分为中枢性尿崩症与肾性尿崩症两大类,中枢性尿崩症可以理解为大脑控制中心故障,一种“水调控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肾脏"关不住水龙头" 。肾性尿崩症可以理解为大脑控制中心正常,抗利尿激素正常分泌,但是肾脏对激素不敏感。最终均导致尿量增加。
·典型表现:
1)多饮,饮不解渴。
2)突发性尿量增加。
3)由于大量排尿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
·尿液特征:
1)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2)尿比重及尿渗透压降低,即尿液变“稀”。
总结:尿崩症与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均包括多饮、多尿,尿崩症不伴有食量增加及体重消瘦,血糖无异常,尿液无甜味,不会招来蚂蚁,常表现为极度口渴,口渴程度较糖尿病重,饮不解渴,尿量较单纯糖尿病多。
梁阿姨的病因 “真相”:糖尿病基础上合并中枢性尿崩症
梁阿姨虽然有既往有糖尿病史,表现为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的“迷惑性症状”,但是血糖控制尚可,伴有口渴突然加重,尿量显著增加,夜尿次数增多,且尿比重下降(1.003,正常值1.015-1.025),尿渗透压降低(298Osm/kg·H₂O,正常值600-800 mOsm/kg·H₂O)。头颅MR结果显示:垂体小结节状异常信号灶,考虑垂体微腺瘤。一系列“证据链”表明,她的多饮多尿并非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所致,而是中枢性尿崩症的表现。所以梁阿姨诊断为2型糖尿病基础上,合并有中枢性尿崩症。
这就像“狼来了”的故事:梁阿姨原以为是“糖尿病”在捣乱,却没想到背后隐藏着“尿崩症捣乱者”。
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的双重保障
针对梁阿姨的病情,刘振杰主任团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性治疗如下:
01
西医治疗:糖尿病与中枢性尿崩症并治
·糖尿病:使用降糖药物磷酸西格列汀降血糖,减少“吸水能手”葡萄糖的流失。
·中枢性尿崩症:口服去氨加压素片补充抗利尿激素,修复“水龙头控制器”。
02
中医辨证治疗:
刘振杰主任结合梁阿姨的症状及舌脉,辨证为阴虚血瘀,治疗以“养阴活血”为法,内服中药(知母、天花粉、三七片、麦冬、北沙参、葛根、鸡血藤、杜仲、干石斛),配合中医外治法耳穴压豆、拔罐、热奄包等,形成内外同治的综合疗法。
治疗效果:尿量改善见证疗效
治疗4天后,梁阿姨的尿量明显减少,不用再像之前一样频繁跑厕所了,口干口渴也得到明显缓解,体力逐渐恢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案例启示:糖尿病管理需“眼观六路”
1.症状≠血糖: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多尿时,需排查尿崩症等其他疾病,避免误诊。
2.中西医协同优势:
·西医快速纠正激素缺乏,中医调理体质,减少长期依赖药物的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中医辨证能针对患者体质制定方案,提升生活质量。
·长期监测:即使症状缓解,仍需定期复查尿量、尿比重及血糖,防范并发症。
结语:精准诊断,让治疗不走弯路
梁阿姨的案例告诉我们,糖尿病的管理不能仅盯血糖,还需全面评估症状背后的多重可能。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精准治疗,不仅改善了尿崩症的症状,整体健康状况也得到显著提升。对于糖友而言,科学就医、明辨病因,才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
科室以优化的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案,结合中药烫熨、熏洗、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诊治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荣获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特色杯”、评为“中医特色最明显的科室”,获“广东省中医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优势病种如:
1.采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指导糖尿病诊疗;
2.依据“因消致痛”理论,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3.采用中西医、内外法结合治疗糖尿病足;
4.“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5.运用“扶阳运枢”理论治疗代谢综合征;
6.运用健脾行气、润肠通便法改善糖尿病胃肠病;
7.中医内外结合治疗痛风;
致力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对优势病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形成了基于“因消致痛”中西医理论及综合治疗方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围绕代谢综合征开展了系列研究,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形成了“扶阳运枢”理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综合防治方案。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授权专利5项,主编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供稿 | 刘佳苗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上一篇:请问以下哪些是秋色叶树种 急!
下一篇:大哥没有感情 大哥爱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