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深圳华侨医院举行徐林院士名医工作室签约揭牌仪式,将为华南地区脑瘫患者带来国际领先的诊疗技术,同时也将为脑瘫患者治疗走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输出“深圳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中国脑瘫患者超过600万人,其中,约200万患儿急需外科手术干预,以解除异常增高的肌张力、矫正畸形,然而,这条治疗之路并不好走。因为各学科孤军奋战,壁垒重重,而且缺乏统一治疗标准与协作机制,患者家庭经受着身体、心理与经济多重压力。
“脑瘫治疗需要‘跨界’。”徐林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治疗困局的症结所在,“这不是骨科、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中医科或康复科单打独斗能解决的,必须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团队力量,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徐林院士核心任务之一是亲手培育一支跨学科的精英团队。”据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主任许春旺介绍,工作室成立后将通过传帮带的模式,为脑科中心提升核心技术,通过拓展专题讲座、研修学习、查房带教、病例解析等形式,加强对站点人才的培养,为中心培养一批业务骨干,让医院的诊疗技术更好地服务地区百姓。
深圳华侨医院院长胡明彦表示,院士名医工作室的成立,不仅是医院学科建设的新起点,更是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动力,医院将全力支持院士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为院士及其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深圳华侨医院副院长董文广表示: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从创立之初,便以"破局者"姿态深耕脑瘫脑病领域:我们建成华南首家儿童脑瘫脑病三级“外科与康复一体化”诊疗体系,年手术量突破3000余例,开创上广深跨境脑科MDT多学科会诊平台,惠及全国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患者;但始终萦绕心头的痛点,是复杂病例仍需远赴北京求医!今天,这个遗憾终成历史——因为徐林院士的到来,将为我们注入最强大的"脑动力"!院士带来的 "脑瘫外科与康复一体化"新模式 ,将使我院脑科中心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技术体系、专家体系和临床疗效有质的飞跃。
据悉,徐林院士是中国首位骨显微外科博士,早在1990年在亚洲率先应用SPR术治疗脑瘫痉挛;1991年完成全球首例颈段SPR手术,攻克上肢痉挛难题;首创SPR术中神经监测设备,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构建全球首个脑瘫多学科协作联盟,救治超3万多例脑瘫患者,惠及全国32省,被国内外医学界誉为“亚洲脑瘫外科之父”“中国好医生”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能在深圳开启一段新的学术征程,我深感荣幸与激动。此次到深圳华侨医院建立院士名医工作室,是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合作。”徐林院士表示,院士名医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团队将以这个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一系列工作,为华南地区更多的脑瘫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此外,“院士名医工作室”还肩负着让先进技术普惠更多患者的使命,徐林院士坦言:“许多患儿家长并不知晓手术可以解除痉挛,或者因经济压力望而却步。”为此,未来计划通过建立基金会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源,重点帮扶偏远地区和经济困难家庭的患儿,努力破解“因病致贫”的困境。
下一篇:求一首深情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