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 | 刘家碧
进入夏季,蚊子开始活跃起来。近期,连续降雨后,室外和室内的蚊子加剧增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持续困扰。小小的蚊子为何如此“难缠”?又该如何有效防蚊?
为什么降雨后蚊子会加速增多?
蚊子的一生要经历从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前三个时期都需要在水里完成,我们经常在积水里看到并俗称的“跟头虫”,就是蚊子的幼虫,学名“孑孓”,经过四次蜕皮成蛹,直到成虫羽化后才离开了水。水是蚊子繁殖和孵化的唯一场所。
降雨,尤其是连续降雨后,积水增多,蚊子有了更多的繁殖场所。同时,蚊子的繁殖能力很强,吸饱一次血可在水中产卵200—300粒,经过7—14天就会孵化成蚊飞出水中。可以说,一只即将长成熟的蚊子幼虫,就相当于上千只蚊子。
如何才能有效防蚊?
1、清除积水
首先要定期清理房屋外、公共设施周边及重点区域的积水,如垃圾站、排水排污管道等,做到不留死角。
其次,家里定期清理容易积水的物品或者角落,花盘等容易存水的盆盆罐罐要做到“翻盆倒罐”,避免积水存留。如是需要储水,也要盖好盖子,水体存放不超过7天。
2、室内使用纱窗、纱帘、蚊帐等防蚊用品
室内保证纱窗完好,平房或低楼层的家庭或单位可以安装纱门或者纱帘,卧室内可使用蚊帐等床上防蚊用品。
3、合理使用驱蚊产品
在各类五花八门的驱蚊产品中,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哌卡瑞丁和羟派酯这些成分的驱蚊产品(如驱蚊液、驱蚊水等)才真正具有驱蚊作用。
4、关注蚊虫叮咬指数
每年夏季,北京市气象局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联手发布“蚊虫叮咬指数”,把未来3天蚊虫叮咬风险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共5个等级进行预报,并据此提出不同等级下相应的个人防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