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等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纳入健康规划。然而,当身体处于感冒、发烧、经期等特殊状态时,很多人会纠结是否可以接种。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常见疑问,提供科学且实用的接种指引。
感冒、发烧时不建议接种
在感冒或发烧期间,不建议接种HPV疫苗。疫苗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发挥作用的。感冒发烧时,免疫系统已处于活跃状态,此时接种HPV疫苗,免疫系统难以集中对疫苗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临床数据显示,在身体不适状态下接种,抗体产生的数量和质量平均降低约30%,极大影响疫苗预防HPV感染的效果。
同时,接种疫苗后,约30%~50%的人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常见不良反应,这些症状容易与感冒发烧混淆,不仅加重身体不适,还会干扰医生对症状的判断和处理。因此,无论感冒、发烧症状轻重,都应等症状完全消退,身体恢复健康至少3~5天后再接种,以此保障疫苗效果,降低风险。
经期可以正常接种
与感冒、发烧不同,女性经期属于正常的生理周期变化,并不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国外一项涉及1000名经期接种HPV疫苗女性的研究表明,其抗体产生水平与非经期接种的女性并无显著差异。同时,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在经期接种HPV疫苗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或加重不良反应的程度。
在经期,女性的免疫系统依然能够正常识别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并产生相应抗体。不过,由于经期女性身体相对较为敏感,在接种后要多留意自身反应,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食用辛辣、生冷食物,降低其他因素对身体状态的影响。
接种前的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特殊状态,接种HPV疫苗前还有诸多重要事项需要了解。
过敏情况:如果对HPV疫苗的任何成分(如酵母、吸附剂等)过敏,属于绝对禁止接种的范畴。虽然因对疫苗成分过敏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占比极小,但一旦发生,如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慢性疾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血糖长期高于10 mmolL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脏病等)或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如哮喘急性发作、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加剧等),都需要在病情稳定后,经过医生全面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接种后观察:尽管HPV疫苗安全性较高,但因个体差异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研究表明,约0.1%的接种者会在接种后15分钟内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因此,接种后必须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以便在出现严重过敏等急性不良反应时,能及时获得救治。
筛查的重要性:需要强调的是,HPV疫苗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即便接种了疫苗,女性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等宫颈癌筛查项目。即便全程接种HPV疫苗,仍有5%~10%的接种者因感染疫苗未覆盖的HPV亚型,存在患宫颈癌的风险。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键手段。
感冒、发烧时不宜接种HPV疫苗,应待身体康复后再进行;经期女性若无禁忌可正常接种。接种前务必充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实告知医生病史,遵循医生建议,如此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HPV疫苗更好地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