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邀请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吉林省前卫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嘉,专题讲解“肥胖真相与减重突围:肥胖的科学指南”。
1
什么是肥胖?如何科学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体重指数(BMI):这是常用的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在18.5 - 23.9之间为正常;
24 - 27.9为超重;≥28则属于肥胖。
但需注意,BMI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运动员等肌肉量高的人可能被误判。
体脂率:通过专业设备(如体脂秤、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体内脂肪占比。成年男性体脂率>25%、女性>30%,可能属于肥胖。
腰围:可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情况。
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80厘米,提示腹部肥胖,即使BMI正常,也需警惕健康风险。
2
肥胖到底有哪些健康风险?
仅仅是“看起来胖”那么简单吗?
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主要集中在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关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癌症风险等方面。
3
为什么“少吃多动”却瘦不下来?
饮食方面:
热量计算不准确:自认为“少吃”,但实际摄入热量仍超身体消耗。如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像坚果、沙拉酱,热量可能很高。
饮食结构不合理:碳水化合物比例过高,尤其是精细碳水,像白米饭、白面包,易转化为脂肪储存;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基础代谢率。
隐形热量摄入:日常饮品(如奶茶、果汁)、调味料(如蚝油、甜面酱)含有较多糖分,不经意间摄入过多热量。
运动方面:
运动强度不够:运动量未达到有效消耗热量的程度,例如散步速度过慢、时间过短。
运动方式单一:长期进行同一种运动,身体适应后燃脂效率降低。
运动后补偿:运动后过度进食,抵消了运动消耗的热量。
4
如何突破减重平台期?
调整饮食
重新评估热量摄入:随着体重下降,身体所需热量会改变。重新计算每日所需热量,适当减少摄入量,但不要过度节食,以免影响代谢。
优化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它们能增加饱腹感且热量较低。同时,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像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代谢率。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如蛋糕、油炸食品等。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饥饿或过度进食。不规律的饮食可能扰乱身体的代谢节律,影响减重效果。
改变运动方式
增加运动强度:如果之前一直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慢跑,可以尝试加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例如短跑间歇训练,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心率,增加热量消耗。
丰富运动类型:除了有氧运动,加入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
增加运动时间:适当延长每周总的运动时长。
生活习惯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尽量保证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平衡,导致食欲调节异常,增加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减轻压力:长期高压力状态可能引发情绪性进食,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医学干预
咨询医生: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仍无法突破平台期,可寻求医生帮助。医生会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疾病影响减重,并给予相应治疗。
来源:吉林之声
上一篇:有关高铁的作文
下一篇:在我困难时帮助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