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和江苏扬州市,相隔不远,渊源深厚。到底有多深厚,说出来可能会让很多两地市民惊讶。7月4日晚,“FUN肆游黄山 乐暑漫游季——当徽州遇见扬州”游园会在扬州广陵有盐文化街区启幕,作为“四季安徽”文旅推广系列活动之一,游园会将黄山夏日的避暑闲趣、惬意生活铺展成可触可感的徽州美学图景,开启了双城对话的徽扬新篇。
非遗展演
徽州与扬州,水陆连古今,共筑商业繁荣之路。新安江与大运河,曾是串联两地的“黄金水道”。徽商载着茶叶、徽墨顺流而下,在扬州书写“无徽不成镇”的商业传奇;扬州的盐业财富与江南文风溯流而上,滋养了徽州的书院与民居。江春、汪应庚等徽商翘楚扎根扬州,扬州开放的胸怀也成就了徽商。如今,高铁飞驰,扬州至黄山仅3小时,昔日商道已化为长三角文旅协作的“高速走廊”。江苏是黄山最大的客源省份,扬州是徽州重要的合作伙伴,位列江苏省客源城市前三。
翩翩起舞
徽州与扬州,建筑共匠心,同绘粉黛交融之美。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灵秀婉约的扬州园林,在匠意中交融共生。个园的马头墙、瘦西湖的白塔,是徽风扬韵的具象表达;汪氏小苑的石雕技艺,与宏村“承志堂”一脉相承。如今,这些建筑瑰宝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成为吸引游客领略东方建筑美学的地标。黄山市将百年徽宅改造为诗意民宿,扬州则在盐商老宅打造出复合空间,新旧碰撞间,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婀娜身姿
徽州与扬州,文脉相辉映,共育江左学风之盛。徽州朴学大师戴震在扬州梅花书院传道,徽商马氏兄弟倾心构筑扬州“小玲珑山馆”十万藏书,“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罗聘以黄山为师,将徽州山水化入笔端。而今,两地以创新守护千年文脉,黄山复刻“徽州鱼灯”非遗盛景,扬州则在大运河畔让《四库全书》走出深阁。鱼灯的星火与典籍的墨香,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续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名小吃展示
徽州与扬州,烟火同滋味,并绽舌尖风味之华。徽菜与淮扬菜,同为中国八大菜系的杰出代表。徽菜就地取材、善用火功、讲究食补,以问政山笋、黄山双石等山珍入味;淮扬菜刀工精绝、追求本味,凭蟹粉狮子头、文思豆腐等江鲜驰名。两地风味在交融中升华,徽商将山野之味带入扬州,淮扬的精细雅致也为徽菜注入巧思,共同展现“和而不同”的东方饮食魅力。通讯员 李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