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张女士,患有三叉神经痛十几年,吃遍了药,做过射频、球囊压迫手术治疗,现在依然疼痛难忍,听说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随后联系到姜海涛教授,想要彻底解除病因。
姜海涛教授介绍:张女士现在79岁的高龄,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不建议做。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次球囊压迫手术治疗。
十几年三叉神经痛,并不知道治疗有顺序
张女士这些年错失了显微血管减压,根除病因治疗的机会,虽然患病后一直在治,但并不知道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要遵循先后顺序:
首选药物治疗
一般患病后先吃药治疗,比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普瑞巴林、加巴喷丁,这些药物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药,并且需长期用药。
手术治疗
首选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根除病因
如果药物效果不好或出现副作用,首先选择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最主要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于患者患侧耳后发际线内皮肤切开5cm左右的切口,颅骨打开1元硬币大小的骨窗,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颅内操作,找到三叉神经根,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用神经垫片分离开,使血管不再压迫神经即可。
手术保留了神经的完整功能,手术相对创伤小,患者出血少,西安交大一附院颅底颅神经疾病专家组根据患者回访数据统计,术后疼痛缓解率高(95%以上),手术远期疗效好,高于三叉神经痛指南治愈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或不愿长期药物治疗者,年龄在70岁以下,身体基础条件好的可以适当放宽条件,神经毁损治疗者后复发的患者。
其次选球囊压迫手术
无法耐受较长时间的全麻以及无法进行开颅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复发的、高龄、体弱者,以及不愿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球囊压迫手术治疗。球囊压迫手术基本方法为从面部皮肤穿刺达到三叉神经出颅腔的部位——卵圆孔,以球囊导管置入麦克氏囊,通过球囊扩张适度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把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神经纤维解除卡压,最后退出球囊,伤口压迫止血。手术的关键在于穿刺针准确进入卵圆孔。
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即刻缓解率可达90%以上,不需开颅,减少手术风险,也没有伤口疼痛情况、患者舒适度高。
也可以进行射频毁损术、伽马刀
这两者都会损伤神经,其治疗起效慢、易复发,一般不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伽玛刀是利用伽玛射线,通过核磁定位对三叉神经的神经节进行照射,引起放射性的坏死,也是破坏神经和毁损神经的一种治疗。这一疗法缺点就是起效慢、有效时间短,肯定会复发。
射频基本原理是通过特殊电流产生60-80°的热量,对神经进行毁损,其特点是会复发,跟伽玛刀治疗差不多。
这两者都是会损伤神经的,这也是为什么术后患者三叉神经的感觉跟会出现问题,脸麻、咀嚼功能障碍等问题。
总之,三叉神经痛治疗先吃药,外科手术先选择显微血管减压根治手术,球囊压迫手术次之,最后是伽玛刀及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