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弄堂里,梧桐叶总在风中沙沙作响,行人脚步匆匆,仿佛追赶着永不疲倦的时光。而儋州,这座海南西部的古城,却像一位从容的老者,在椰风海韵中舒展着自己的节奏。作为一个上海人,初到儋州,我便被这里独特的人文气息所吸引,儋州人身上散发的特质,与我所熟悉的都市生活截然不同。
儋州人的嗓门,是我抵达后最先感受到的独特之处。在上海,人们习惯了轻声细语,即便是在热闹的菜市场,讨价还价也带着几分克制。然而在儋州,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叫卖声,还是田间地头的劳作号子,都带着一股火辣辣的热情。那大镇的集市里,摊主们扯开嗓子吆喝,声音此起彼伏,仿佛一场即兴的声乐表演。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表达,让人忍不住驻足聆听。这种直率而热烈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儋州人骨子里的豪爽与坦诚。
茶桌上的乾坤,更是让我对儋州人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上海,人们喝茶讲究的是精致与意境,茶具小巧玲珑,泡茶过程繁琐而讲究。而儋州的茶桌,却更像是一个社交的舞台。无论是在农家小院,还是在街头的茶馆,人们围坐在一起,一壶粗茶,几碟小吃,便能聊上一整天。他们喝茶不拘小节,茶杯在手中传来传去,茶香中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在这里,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儋州人通过茶桌,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传递着彼此的关心与问候。
节庆里的精气神,让我看到了儋州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每年的中秋歌节,是儋州人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夜幕降临,男女老少齐聚一堂,唱起欢快的儋州调声。他们手牵手,肩并肩,歌声悠扬,舞姿翩翩。那歌声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在儋州,调声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们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除了中秋歌节,儋州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舞龙舞狮、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儋州人的生活习惯,也与上海有着天壤之别。在上海,人们追求的是高效与便捷,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儋州人却更懂得享受生活的慢时光。清晨,他们喜欢坐在街边的早餐摊前,一碗儋州米烂,配上一碟酸笋,慢慢品尝着早餐的美味。午后,找一处阴凉的地方,泡上一壶茶,与老友们聊聊天,打打牌,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傍晚,漫步在海边,看着夕阳西下,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种慢生活的态度,让儋州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满足。
社区文化的凝聚力,是儋州人另一个独特的标签。在儋州,社区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大家庭。那大镇的社区里,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旗袍公益课堂、青少年五防教育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在社区的公园里,老人们聚在一起下棋、唱戏,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嬉戏,一派和谐的景象。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无论是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共同度过难关。这种邻里之间的情谊,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已经很难见到了。
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让儋州人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在儋州,家庭观念非常浓厚。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并不少见,他们共同生活,相互扶持。在六罗村,一个自办“村晚”34年的小村庄,村民们通过“村晚”这个平台,传承着传统文化,增强了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此外,儋州人对教育也非常重视。虽然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他们依然努力供孩子读书,希望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儋州的农村,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的身影,这种对教育的执着,让人感动。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在儋州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气息。儋州人的豪爽、热情、慢生活态度、社区凝聚力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都让我深受触动。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真谛。儋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古城,值得每一个人去探索、去发现。如果你也厌倦了都市的喧嚣,不妨来儋州走一走,感受一下这里独特的人文风情,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座城市。#分享城市新鲜事#
上一篇:中国首座乐高乐园开园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