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盛夏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养生又称“摄生”“保生”,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中医养生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对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显得尤其重要。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您了解小暑节气养生知识。
起居养生
避暑防潮,细节养生
作息有节
夏季日照时间延长,建议顺应光照变化适度推迟入睡时间并提早起床(入睡时间建议不晚于22点)。午后安排20~30分钟的小憩,有助于有效缓解疲劳、恢复精力并提升日间专注力。
避湿祛热
牢记老话:“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时节露天木椅吸潮散热,久坐易诱发关节痛、痔疮。洗澡忌用冷水,温水沐浴后及时擦干,避免湿气滞留。
科学防暑
室温建议保持在26~28℃,室内外温差≤5℃;避免冷风直吹,尤其护住肩颈和腹部。
运动养生
少动多静,择时锻炼
择时活动
避开烈日当空,清晨6~8点或傍晚日落前后是最佳运动时间。此时暑气稍退,微风徐徐,不易中暑。
温和运动
选择散步、健走、太极拳、八段锦或游泳等温和运动,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以内,微汗即停,切忌大汗淋漓。
温馨提醒
运动时备好水壶,少量多次饮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建议先咨询医生。
饮食养生
清热利湿,健脾开胃
寒凉慎用
冰品会骤然刺激肠胃,导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清淡为主
如吃冬瓜、丝瓜、苦瓜等时令瓜菜;又如绿豆粥、小米粥,少吃油腻辛辣,保护脾胃。
饮食卫生
食材要新鲜。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存放,饭菜彻底煮熟,剩菜及时冷藏、热透食用。
菜谱推荐
绿豆百合粥
1.绿豆50g冷水下锅煮开花,加入鲜百合30g、粳米50g。
2.小火煮20分钟至黏稠,加冰糖融化,出锅。
紫苏鳝丝
1.黄鳝切丝,用料酒、盐、胡椒粉腌制10分钟。
2.青椒,紫苏叶切碎。
3.热油爆香姜丝,下鳝丝炒至变色。
4.加青椒、紫苏叶快炒,出锅。
穴位养生
内关穴
位置:手腕横纹上3横指,两筋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缓解心悸、恶心。
方法:起或睡前用拇指强按20~30次,以酸胀为度。
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外侧1横指处。
作用:增强脾胃运化,缓解食欲不振、水肿;提升免疫力预防夏季腹泻。
方法:艾灸10~15分钟(皮肤微红)或每日按揉5分钟。
小暑时节虽热,但也是养生的好时机。饮食清淡少寒凉,静心午睡精神爽。早晚运动微汗止,防暑补水记心上。希望大家能按照这些方法调养身心,健康度过炎夏。
上一篇:跪求:霹雳布袋戏的同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