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就是——每次吃完东西后!
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吃完东西后漱个口,哪怕只是喝几口清水,都能帮孩子预防蛀牙,铸建起保护牙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图片来源:giphy.com
小小一口水,能有这么大的效果?有啥喝水的门道吗?
咱这就请专业口腔医生给大家展开说说。
孩子每吃一次东西
牙齿健康都在经受考验
先来老生常谈,说说龋齿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口腔内本身存在着各种细菌(放心,绝大多数是无害的),孩子每次吃完食物剩下的残渣都会被这些细菌分解,并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产生酸性物质,这对牙齿健康是很大的考验。
对牙齿最友好的口腔酸碱度为 pH 值 6.75~7.25,酸性产物会让 pH 值低于 5.5 的临界值,时间一长,牙釉质就会受损脱矿,细菌入侵导致蛀牙产生,这也是龋齿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口腔环境非常容易「变酸」。有研究发现,饮食后口腔内的 pH 值会在 2~5 分钟内迅速下降。
吃完蔗糖就更可怕了——口腔内的 pH 值会从 6.5 降到 5.0 以下,且有可能持续约 20~30 分钟才会逐步回升到临界 pH 值(5.5)以上。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很多小朋友喜欢吃山楂棒、水果条这样的小零食,本身含糖量都不少,吃完后口腔 pH 值可能会变化得更为明显。
如果娃喜欢含着吃、边玩边吃,口腔内的低 pH 值时间会更持久,蛀牙风险不言而喻。
如果习惯了每天吃完饭不漱口、不喝水,却不间断地吃水果零食、喝饮料,也会造成长期的低 pH 环境,对牙齿造成持续的侵蚀。
有什么办法能保护牙齿,抵御酸的伤害呢?
阻止酸性物质损伤牙齿
最简单的方法是漱口、喝水
是的,你没看错,方法真的很简单——
每次吃完东西漱口,对于还不会漱口的低年龄小朋友来说,喝几口水也有效果。
漱口可以起到初步清洁作用,帮助清除牙缝、窝沟中的残留食物残渣。更重要的是,不少实验都表明,水可以快速稀释酸性环境,提升口腔内的 pH 值。
2021 年的一项研究[2]就显示,使用纯净水漱口 2 次,就足以让口腔内 pH 的上升至临界值。
图为使用不同漱口水及纯净水漱口后,口腔内不同位置的恒牙 pH 上升情况,图上黑圈代表的是纯净水,普遍显示使用纯净水漱口两次后,pH 值基本会上升到临界值之上。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能做到漱口当然最好,如果孩子不愿意漱口,或者有时候在外面没有条件不方便漱口,怎么办呢?别担心,喝几口水也一样有效!
既然漱口能帮助预防蛀牙,那直接刷牙岂不是更好?
这个还真不是哦!吃完东西后立刻刷牙,可能会刷掉少量被酸性物质软化的牙釉质,反而不利于保护牙齿。
让孩子养成吃东西后及时漱口或者喝水的习惯,就能帮助降低蛀牙风险。不管平时在家还是在户外、在学校,都可以鼓励孩子做这个小动作。
除了吃完东西漱口、喝水
保护牙齿还要做到……
饭后漱口 / 喝水,只是所有保护牙齿、预防蛀牙的方法之一,并不意味着漱口了、喝水了,就可以不用认真刷牙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保护孩子的牙齿,预防蛀牙,最重要的还得靠护牙三板斧,再给大家唠叨一遍:
孩子 8 岁前,每天早晚由家长帮忙刷牙
早晚各刷牙一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牙线清洁牙缝,并对口腔中「所有牙」和「所有面」都进行充分摩擦清洁。
做好窝沟封闭,定期检查
孩子 3 岁左右乳磨牙完全萌出后就可以做窝沟封闭,建议每 3~6 个月检查一次。六龄齿等恒磨牙萌出后,也要坚持做好窝沟封闭。
定期做好局部涂氟
氟化物对保护牙齿、预防蛀牙猷确切的效果。涂氟所使用的氟化物是比较安全的,孩子从长牙开始就可以涂,牙医会根据龋齿风险高低,建议孩子每 3~6 个月涂一次。
孩子的牙齿坏了,遭罪费钱又麻烦。用吃完东西漱漱口、喝水的方法保护牙齿,就像呼吸一样简单,快点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大人孩子都用起来!
参考文献
[1]https://blog.studentrdh.com/the-critical-ph-for-tooth-demineralization-is/
[3]Panchal V, Gurunathan D (2017) Comparison of Salivary PH Changes with Tap Water and Mineral Water Rinse after 50% Sucrose Solution Rinse: A Cross-Over Trial. J Clin Diagn Res 5: 142.
本文专家
郏乐铭
合作专家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博士研究生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
何剑亮
审核专家
浙江大学医院附属第二医院
综合牙科 主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美丽
监制:大力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下一篇:美团买菜怎么知道货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