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融科医院的中医诊室里,总能看到一位银发老者闭目凝神,三指轻搭患者腕间,仿佛在聆听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叫刘红旗,一位与甲状腺疾病“较劲”了四十年的中医大家。从青丝到白发,从学徒到名医,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用中医的脉象智慧,为甲状腺筑起一道隐形的健康防线。
初心如磐:一根银针,三指脉象,开启四十年守“腺”之路
1983年的春天,22岁的刘红旗还是一名中医学院的学生。一次临床实习中,他遇到一位被甲亢折磨得骨瘦如柴的少女——突眼、手抖、心悸,西医治疗副作用明显,患者几乎绝望。老中医仅凭切脉,便断言“肝郁化火,痰瘀互结”,开出一剂“龙胆泻肝汤合消瘰丸”。三个月后,少女症状全消,体重恢复。
“那一刻,我触摸到了中医的灵魂,”刘红旗回忆道,“脉象不是简单的动脉搏动,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密码。甲状腺虽小,却牵动着全身的气血阴阳。”
从此,他立下誓言:要用一生守住这道“脉象防线”。
刘红旗主任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祖辈五代行医,悬壶济世。幼年的他,常跟随祖父出诊,看老人仅凭三指切脉,便能精准判断病情;听老人讲述《黄帝内经》中的“瘿病”(即甲状腺疾病)防治之道,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医学的种子。
“祖父常说,‘医者,仁术也。治病如治国,需统筹全局,不可偏废。’”刘红旗回忆道,“这句话,成了我行医一生的座右铭。”
1980年,刘红旗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毕业后,他并未满足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而是选择进入西医院校深造,攻读内分泌学硕士。“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医善调理,西医擅精准。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这一理念,贯穿了他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
他的诊疗理念致力于将患者的机体调节为平衡状态,通过疏通经络,可使气血通畅,调节甲状腺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创新地提出了“五脏双调护甲法”。
从青丝到白发,从学徒到名医,刘红旗用四十年光阴,在寸关尺间筑起一道守护甲状腺的“脉象防线”。这道防线,不仅是中医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承诺。
如今,他仍每天早早来到诊室,为患者切脉、开方、答疑。他说:“只要还能摸得动脉,我就会一直守下去。因为在这小小的甲状腺里,藏着人体最大的秘密——如何与疾病和平共处,如何让生命回归平衡。”
这,或许就是一位中医大家最朴素的信仰:以指为笔,以脉为卷,书写一部守护生命的永恒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