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七病区专家团队成功运用单孔胸腔镜技术,为61岁的冯先生完整且安全地切除了一颗巨大的纵隔肿瘤。
术后恢复中的冯先生精神状态良好,他感慨道:“真没想到手术这么顺利,醒来后喉咙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受,感觉比预想的轻松多了。”
这份轻松的感受,正是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微创技术优势的一个真实写照。
郑州市民冯先生,3年前体检时就发现了胸腔内的肿瘤,但当时并未处理。直到近期复查,肿瘤已增大至85mm×90mm,并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症状,他于2025年5月28日住进了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七病区。
经过专业的系统检查和细致的术前评估,副主任医师张卫东团队决定采用其成熟的单孔胸腔镜技术为冯先生手术。
患者肿瘤巨大,周围是心脏、主动脉、肺动脉、无名静脉等关键结构。主刀医师张卫东在患者侧胸部做一个仅3cm的小切口,运用娴熟的单孔胸腔镜技术精准操作,细致剥离,最终为患者完整切除肿瘤,顺利完成手术。
得益于微创技术和精细化管理,冯先生术后恢复平稳迅速。谈及手术效果,他如释重负:“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张主任技术好,团队也很专业,整个治疗过程比我想象中顺利得多,恢复得也快。”
这次成功的手术,不仅解除了冯先生多年的健康担忧,也再次印证了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团队在微创领域的扎实功底。团队表示将继续精进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且体验更佳的治疗方案。
张卫东团队在单孔胸腔镜技术领域积淀深厚、经验丰富——不仅熟练掌握肺结节、肺癌等多种胸部疾病的单孔胸腔镜治疗,还在前纵隔肿瘤的经剑突下路径治疗中形成了独特技术优势。
目前,该团队已常规开展自主呼吸模式下的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切除前纵隔肿瘤,该术式能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小创伤。
正是这种技术带来的良好口碑,吸引了冯先生等众多患者慕名而来。
“听朋友介绍这里的微创手术做得好,创伤小、恢复快,我才专门过来的。”冯先生坦言。
该技术也是微创外科技术与先进麻醉管理协同作用的结果。团队在实施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了Tubeless无管麻醉技术。在此技术模式下,手术中患者仅使用少量甚至无需肌松药物,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进行,并避免了术中留置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
“手术醒来后没有明显疼痛感,也没有觉得恶心头晕,这和过去手术明显不一样,舒服很多。”这是该术式后患者分享的切身感受。张卫东指出,这种技术组合显著提升了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有效控制了术后常见不良反应,也正是前纵隔肿瘤治疗向更微创、更舒适手术式发展的方向,与国际前沿同步。(于炎术)
上一篇:14个月发育迟缓表现
下一篇:残缺的心英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