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天,建议中老年:少吃绿豆和豆腐,多吃这4样,养阳又祛湿!
夏至已过,盛夏的脚步愈发急促,炽热的阳光、闷热的空气,让人们的身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个时节,饮食调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观念里,绿豆和豆腐常被视为夏日消暑佳品,然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夏天建议大家少吃绿豆和豆腐,而应多吃另外四样食物,以达到养阳祛湿的目的,轻松度过炎炎夏日。
为何少吃绿豆和豆腐
绿豆性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在酷热难耐时,一碗冰镇绿豆汤确实能带来片刻的清凉。但夏天人体阳气外浮,脾胃相对虚弱,过量食用绿豆这种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尤其是体质虚寒、脾胃虚寒的人群,更应谨慎食用绿豆。
豆腐虽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但同样属于偏凉性食物。在夏天,人体需要更多的阳气来抵御外界的湿热,过多食用豆腐可能会使体内阳气受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而且,豆腐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夏天食用过多豆腐可能会诱发痛风发作。
多吃四样,养阳祛湿
生姜:温中散寒的“夏日良药”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生姜在夏天的养生价值。生姜性温,温中散寒、解表发汗。夏天人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又喜欢吃冷饮、生冷食物,容易导致寒邪入侵体内,引发感冒、腹痛、腹泻等问题。此时,适量食用生姜可以帮助身体驱散寒邪,温暖脾胃。
可以将生姜切成薄片,加入红糖煮成姜糖水,每天早上喝一杯,既能暖胃驱寒,又能提神醒脑。也可以在炒菜、炖汤时加入一些生姜丝,既能增添风味,又保健。
山药:健脾益胃的“地下宝藏”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健脾益胃、益肺止咳。夏天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而山药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山药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清蒸山药,直接食用,口感软糯,营养丰富;也可以将山药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煮成山药粥,易于消化,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还可以将山药与排骨一起炖汤,味道鲜美,滋补身体。
薏米:祛湿利水的“天然利器”
夏天湿气较重,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头身困重、四肢酸楚、食欲减退等症状。薏米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是祛湿的佳品。
可以将薏米与红豆一起煮成薏米红豆粥,这是经典的祛湿食疗方。将薏米和红豆提前浸泡几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直到薏米和红豆软烂即可。此外,还可以将薏米磨成粉,与面粉一起制作成薏米馒头、薏米面条等,既美味又健康。
羊肉:温补阳气的“夏日珍馐”
很多人认为羊肉是冬天吃的食物,其实夏天适量食用羊肉也有很好的养生效果。羊肉性温,温补阳气、益气补虚。夏天人体阳气外浮,体内阳气相对不足,适当食用羊肉可以补充阳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不过,夏天吃羊肉要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量。可以选择清炖羊肉,将羊肉切成小块,焯水后放入锅中,加入姜片、葱段、料酒等调料,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炖至羊肉熟烂。清炖羊肉汤鲜味美,营养丰富,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过于油腻。但要注意,羊肉不宜多吃,以免引起上火。
夏日饮食注意事项
除了多吃上述四样食物外,夏天饮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苦瓜、西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水分,有助于清热解暑。其次,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此外,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夏天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饮食养生的季节。少吃绿豆和豆腐,多吃生姜、山药、薏米、羊肉这四样食物,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才能养阳祛湿,保持身体健康,轻松度过炎炎夏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调整饮食结构,用健康的饮食为身体注入活力,迎接美好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