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烂醉如泥,是说一个人醉得像泥巴?错!“泥”其实是一种神兽
创始人
2025-07-08 10:39:52
0

当一个人酒后大醉时,我们常用“烂醉如泥”来形容。很多人认为,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个人醉倒后,身体瘫软得如同一团毫无形状的泥巴。

然而,追根溯源,“烂醉如泥”的本义并非如此,它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神奇的生物。

“烂醉如泥”一词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有这样的记载——

“北海有神兽,名泥。其状如麋。不能食,不能行,惟饮天酒。不触不犯,饮天酒至三斛乃活。一旦忽触犯,饮天酒不足,即失其性,失性即泥。”

这段话描绘的是一种叫作“泥”的神兽:它的外观跟鹿差不多,平日不吃也不动,只靠喝“天酒”维持生命。

神奇之处在于,“泥”这种神兽,必须喝下三大斛“天酒”才能正常活动;一旦饮酒不足或受冒犯,便会“失其性”,瞬间瘫软如泥!

虽然未出现“烂醉如泥”,但其中提到的“泥”,为理解该词埋下了伏笔。据考证,这里的“泥”并非普通泥土,而是一种生长在南海的特殊生物。

后来,晋代学者刘欣期在《交州记》中对“泥”这种生物有了详细描述,他说:“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

南宋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明确指出:“‘醉如泥’之‘泥’,非泥土之泥,乃虫名也。”明代张岱《夜航船》也称“泥”为“南海虫名”,无骨离水则醉。

这些历史记载共同指向一个核心意象——“泥”,是一种依赖特定液体(酒或水)维持形态的生物,一旦失去,便瘫软如泥。

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丧失行动能力,就像“泥”失去了“天酒”一样,绵软无力、瘫作一团——这才是“烂醉如泥”的原始真意!

诗圣杜甫曾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三)》一诗中写到,“肯藉荒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或是最早的“醉如泥”用例。

“烂醉如泥”正式登场,作为一个成语被使用,始于宋朝,宋代高僧释普济所作的《五灯会元》中,就有“张文远烂醉如泥”这样简短的记载。

到了元代,“烂醉如泥”在文学作品中逐渐丰富起来。元代戏曲家秦简夫的《东堂老》,剧中写道:“你吃得个烂醉如泥,我扶着你回去罢。”

都是通过“烂醉如泥”直观地表现出人物醉酒后身体瘫软,丧失了正常的支撑力与活动能力,无法自主站立和行走,必须依赖他人扶持。

既然“泥”本指神兽,为何今人普遍理解为泥土?主要是因为,泥土瘫软无骨的物理特性与醉酒状态高度相似,且更为常见易懂。

并且,“泥”兽传说生僻,不如“烂泥”直白形象。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推移,“烂醉如泥=烂醉如烂泥”已成为集体语言共识,无需深究本义。

语言在流传中常被“误读”,但恰恰是这些“误读”,赋予词语更鲜活的生命力,“烂醉如泥”从神兽典故到泥土比喻的转变,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无论“泥”是奇幻神兽还是脚下泥土,“烂醉如泥”的核心意象千年未变——形象地描述了醉酒者神志模糊、肢体失控的狼狈之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烂醉如泥”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

“烂醉如泥”一词,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描绘出醉酒者的狼狈与不堪,更提醒我们:饮酒要适量,切不可贪杯误事,醉得像“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洛克王国上古龙王套装所有ID码... 洛克王国上古龙王套装所有ID码,是多少,呜呜呜只能自己刷的。早就封了。我建议封灵冰雹杀上古龙王套装没...
21个人参加的羽毛球比赛如何分... 21个人参加的羽毛球比赛如何分组,决出冠亚季军?单打,不想把时间拉的太长,最好能在4个小时之内结束每...
为什么说这部国产剧是武侠剧的倒... 为什么说这部国产剧是武侠剧的倒退?因为这部剧女主不在线,扮简散男厅氏主也是没有怎么经过打磨的演员,所...
喝水越多越排毒?医生提醒:有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
胡适写日记的梗 胡适写日记的梗网友调侃胡适先生的日记。《胡适日记》中提到,他有段时间几乎天天打牌,中间休息了一天呢,...
要几本小说,要精校版的,《超级... 要几本小说,要精校版的,《超级岛主》和 《国士无双》我觉得完本最重要
终极一班的疑问 终极一班的疑问我记得终极一班,说,大东有超能力,小雨是穿越时空来得,有这回事吗,怎么看了这么多集一点...
专业医师推荐:长效减重药物,长... 在体重管理领域,“减重药有哪些” 是许多受体重问题困扰人群的高频提问。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减重方案,...
非常懂养蝈蝈的进来!!!!紧急... 非常懂养蝈蝈的进来!!!!紧急!!!食物放在嘴边,不吃就放在笼子里,一天喂三次就可以,一点葱就可以了...
办婚宴,酒店却霸王格式合同,如... 办婚宴,酒店却霸王格式合同,如果不找酒店指定的婚庆,则要收取5000-8000元的管理费,请问这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