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芬兰
在孕期,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能够为宝宝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然而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糖妈妈”越来越多,成为威胁母婴健康的一大隐患。大部分准妈妈在怀孕前血糖还好好的,怀孕后身体的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胎盘分泌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使得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并且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往往不那么明显,很多准妈妈甚至没有任何感觉,只是在产检时才发现血糖异常。今天让小编带大家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科学应对,拒做“糖妈妈”,守护母婴健康。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它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在妊娠前就患有糖尿病,妊娠后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最新流调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已攀升至15%-17%。若未及时干预,威胁母婴健康。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多数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见的症状包括口渴、饥饿感、容易感到疲乏、皮肤瘙痒、体重下降、头晕和剧烈呕吐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头晕和剧烈呕吐,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糖水平。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孕妇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会给母亲和胎儿带来一系列问题。具体危害如下:
1. 对孕妇的影响
可以引起流产、子痫前期、羊水过多、难产、产后出血、感染,还增加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增加巨大儿、早产、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等风险,还增加子代成年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风险。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在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就诊的孕妇空腹8-12小时后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情况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静脉血糖值分别低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如果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五、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
1. 调控饮食: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过量摄入。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等,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促进身体代谢。
3. 保持健康体重:准妈妈在怀孕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不同孕前BMI [体重指数(kg/m2)=体重(kg)除以身高(m)2]孕妇推荐妊娠期体重管理目标:低体重(BMI<18.5kg/m2)总增重11.0-16.0kg,正常体重(18.5 kg/m2≤BMI<24.0 kg/m2)总增重8.0-14.0kg,超重(24.0kg/m2≤BMI<28.0 kg/m2)总增重7.0-11.0kg,肥胖(BMI≥28.0 kg/m2)总增重5.0-9.0kg。
4. 营养补充:建议育龄妇女从怀孕前2-3个月开始定期服用含有适量叶酸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的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另外关注维生素D的补充。增加叶酸、维生素D、镁、锌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和母婴结局。
5. 定期产检:建议所有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空腹血糖的筛查,特别是年龄≥30岁、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巨大儿分娩史的孕妇,更应重视预防和疾病的筛查。
六、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水平,保护母婴健康。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整、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和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妊娠期糖尿病在产后可以恢复,建议产后6-12周复查OGTT评估糖代谢状态。即使产后OGTT结果正常,仍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情况,每1到3年要进行OGTT的检查,并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娠期糖尿病可防、可控,并不可怕,只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进行控制,就可以把影响降到最小,关键是要规律产检,及时就医。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或者产检发现了血糖异常,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获取专业的指导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