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毕业季,23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小刘(化名)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完成了一场与光明的“约定”。6月18日,杨纪忠教授主刀,为小刘成功实施了右眼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仅一天复查,小刘的右眼视力便从术前的0.02跃升至0.25。这一显著变化,为这个年轻人的未来点亮了清晰的希望之光。
回忆起患病经历,小刘仍心有余悸:“大学这几年,我感觉视力下降得特别快,戴眼镜也不管用,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是圆锥角膜,当时整个人都懵了,完全不知道这病有多严重,就怕以后再也看不清东西。”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局部进行性变薄、向前呈圆锥状突出为特征的眼病,是威胁青年视力的 “隐形杀手”。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杨纪忠教授解释道:“圆锥角膜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近视和散光度数快速增长,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角膜变薄至一定程度,会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可能造成失明。”
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小刘来到山西爱尔眼科医院,找到杨纪忠教授就诊。针对小刘的病情,杨纪忠教授团队制定了科学的分步治疗方案。“圆锥角膜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阶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席海杰主任介绍,“小刘的左眼病情尚处于早期,我们在今年5月为其实施了圆锥角膜交联手术。这项技术通过核黄素介导的紫外线照射,使角膜胶原纤维发生交联,增强角膜基质的生物力学强度,从而有效阻止病变进展。”术后,小刘的左眼矫正视力稳定在 1.0,这一结果给了他和家人极大的信心。
然而,小刘的右眼病情更为棘手,角膜病变程度严重,已无法通过交联手术稳定。“对于晚期圆锥角膜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恢复视力的重要手段。”杨纪忠教授进一步说明,“手术需要完整切除病变的角膜组织,替换为健康的供体角膜,这对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要求极高。”
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与筹备,依托爱尔集团资源调配优势,合适的角膜供体到位。6月18日下午,杨纪忠院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历经一个小时,顺利为小刘的右眼实施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角膜移植手术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角膜供体资源。”杨纪忠教授表示,爱尔眼科在全国拥有9家眼角膜库和62个角膜捐献接收登记站,可以全集团调配资源。
“刚做完手术,我还不敢相信。第二天复查,医生告诉我视力到了 0.25,我努力看眼前的视力表,那些模糊的符号真的变得清晰了一些!” 小刘激动地说,“感觉像是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以后找工作、继续学习都有盼头了。”术后24小时内视力的显著提升,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杨纪忠院长表示:“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移植角膜逐渐与受体组织融合、稳定,再结合后续科学的屈光矫正和视觉训练,小刘的视力还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场手术不仅是小刘个人重获光明的起点,也是山西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移植技术实力的见证。作为该院第138台角膜移植手术,它承载着无数患者对光明的期待,也为更多圆锥角膜患者带来了治疗的信心与希望。同时,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杨纪忠教授提醒,若发现近视或散光度数短期内快速增长,视物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好心灵的窗户。
上一篇:怎么画鲤鱼
下一篇:质检员爱岗敬业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