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程序员小王,最近几个月总觉得胃里隐隐作痛,尤其是饭后和晚上睡觉时最明显。他以为是加班太多、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老胃病”,吃了点胃药就继续熬夜敲代码。
直到有一天胃痛剧烈难忍,被同事送去医院急诊,做了胃镜检查,医生却告诉他一个噩耗:胃溃疡伴癌变。
很多人把胃溃疡当作普通“胃疼”,殊不知它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近年来,胃溃疡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一项覆盖全国三甲医院的数据显示,35岁以下胃溃疡患者比例在十年间飙升了40%。深夜外卖订单量、加班时长曲线与胃溃疡发病率呈现出诡异的正相关。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被自身分泌的胃酸和消化酶破坏形成的溃疡性病变,通俗来说就是胃壁“烂了一个洞”。
它常常表现为:
· 上腹部隐痛、灼烧感,尤其在空腹或饭后加重;
· 饱胀、反酸、嗳气、恶心;
· 夜间痛醒,吃点东西会缓解;
· 体重减轻、食欲下降。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老胃病”?但它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很多人觉得胃溃疡就是个小毛病,吃点胃药就能好。但事实是:如果不及时治疗,胃溃疡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1. 慢性炎症刺激:长期胃溃疡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细胞异常增生。
2. 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出现类似肠道细胞的变化,属于癌前病变。
3. 异型增生:细胞开始变异,进入癌前阶段。
4. 癌变发生:最终演变为胃癌。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而它正是引发胃溃疡最常见的元凶之一!
虽然人人都可能得胃溃疡,但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1.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 这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感染率高达50%以上。
· 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共用餐具、接吻都可能传染。
2.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
·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药物会损伤胃黏膜屏障。
3. 压力大、作息乱的“社畜”群体
· 熬夜、焦虑、紧张都会影响胃酸分泌,诱发溃疡。
· 像程序员、设计师、外卖员、医护等职业都是高发人群。
4. 饮食习惯差的人群
· 暴饮暴食、爱吃辣、嗜烟酒、常吃腌制食品……这些都在给胃“添堵”。
很多患者自己买药吃,症状缓解了就以为好了,其实根本没根治。
最权威的诊断方法是:胃镜检查
· 直接观察胃部病变情况;
· 可取活检明确是否癌变;
· 是目前诊断胃溃疡的“金标准”。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
· 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血液抗体、粪便抗原)
· 钡餐造影(适合不能做胃镜者)
· 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排查贫血、癌变)
精准诊断是基石:
1. 胃镜检查(金标准): 医生直视溃疡部位,评估大小、深度、形态,并取活检明确性质(良恶性)和检测幽门螺杆菌。无痛胃镜技术成熟,不必过度恐惧。
2. 幽门螺杆菌检测: 常用方法包括呼气试验(C13/C14)、粪便抗原检测、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明确感染是根除治疗的前提。
3. 其他检查: 必要时可能进行钡餐造影、血常规(查贫血)、大便潜血试验等。
规范治疗是关键:
1. 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 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强力抑制胃酸分泌,为溃疡创造愈合环境。是核心药物。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采用包含PPI和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通常10-14天)。彻底清除感染源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胃黏膜保护剂: 如铋剂、硫糖铝等,像在城墙破损处涂上"防护涂层"。
停用或更换NSAIDs: 如必须使用止痛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胃损伤小的类型(如COX-2抑制剂),并配合PPI保护。
2. 并发症处理(需紧急医疗干预):
大出血: 内镜下止血(如注射、电凝、钛夹等),必要时输血或手术。
穿孔: 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
梗阻: 由溃疡反复发作瘢痕挛缩引起,可能需要内镜下扩张或手术。
3. 生活方式调整(贯穿始终):
饮食: 急性期选择温和易消化食物(米粥、烂面条、蒸蛋羹、嫩豆腐);避免辛辣、过酸、过硬、油炸、浓茶咖啡、酒精。恢复期也要规律进食,细嚼慢咽,七八分饱。
戒烟: 尼古丁严重损害胃黏膜防御和修复。
减压: 保证充足睡眠,尝试瑜伽、冥想、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
慎用药物: 告知医生胃病史,避免随意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激素、某些抗生素)。
✅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鸡蛋、豆腐、瘦肉
✅ 易消化食物:粥、面条、蒸南瓜、山药
✅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猕猴桃、橙子、草莓(避免空腹吃)
✅ 发酵类食物:酸奶(无糖)、纳豆(有助益生菌)
❌ 辣椒、大蒜、芥末等刺激性调料
❌ 浓茶、咖啡、碳酸饮料、酒精
❌ 油炸、烧烤、腌制食品
❌ 冰镇饮品、冷饮、雪糕
✅ 规律作息
·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减少胃酸分泌。
✅ 减压放松
· 练瑜伽、冥想、散步,学会释放情绪。
✅ 少食多餐
· 每天吃4~6顿,每顿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
✅ 戒烟限酒
· 吸烟会损伤胃黏膜,饮酒直接腐蚀胃壁。
✅ 分餐进食
·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建议使用公筷或分餐。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愈率可达90%以上;
· 定期复查胃镜:尤其是有癌前病变者,建议每年一次;
· 改善生活方式:比吃药更重要;
· 心理调节:焦虑、抑郁会影响胃肠功能。
胃溃疡不是小病,也不是“吃点胃药就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场更严重疾病的开端,比如胃癌!当我们学会与压力和解,告别不良习惯,用科学的方式养护胃部,那些曾经折磨我们的疼痛,终将化作健康生活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