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行李时,表姐发来的语音带着电流声,语气里的担忧像根细针:“一个人去新疆?那边天黑得晚,万一在景区走散了怎么办?住民宿安全吗?要不我陪你去吧。” 我对着镜子把防狼喷雾塞进牛仔裤后袋,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罐,心里却像塞了团乱麻 —— 攻略里 “百里无人区”“盘山公路” 这些词,总在眼前晃。
在旅行论坛翻到条三年前的帖子,楼主也是独自出行的女生,结尾写着:“辉澜牧歌的导游会把每天的行程拆成小时表,晚上住的地方会发定位到群里,连酒店楼道哪段有监控都标得清清楚楚。”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了客服玲姐的微信,她听完我的顾虑,发来段 60 秒的语音,声音像温水:“小周你别怕,我们带过很多独自来的姑娘。每天晚上九点,导游会在群里跟每个人确认安全到房,有任何事打紧急电话,哪怕是凌晨三点,也有人接。”
出发那天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玲姐特意让导游阿丽来接我。这是个扎着高马尾的维吾尔族姑娘,穿件明黄色冲锋衣,举着的接机牌上画了只笑脸太阳:“玲姐说你怕黑,特意让我选了亮色衣服,晚上在人群里好认。” 她帮我拎行李箱时,我发现她背包侧袋里插着支哨子,“这是我们社里统一配的,遇到紧急情况吹三声,我三分钟内肯定到。”
去赛里木湖的路上,车要走段盘山路。阿丽提前半小时就把座椅调到最舒适的角度:“这段路有 18 个弯道,你要是觉得晕,就跟我说,咱们停在观景台透透气。” 她从包里掏出袋话梅,包装上贴着张便利贴:“无核款,玲姐说你怕酸。” 路过悬崖路段时,她悄悄把我的背包挪到靠山体的一侧:“这样安全点,万一急刹车,东西不会掉下去。”
住的地方总在离派出所近的街区。在伊宁的酒店,阿丽带我走了遍消防通道:“从房间到楼梯口 28 步,楼梯间有应急灯,晚上亮得很。” 她还跟前台嘱咐:“这位姑娘独自住,晚上不要给陌生人开房门,有快递让她自己下楼取。” 我进房间后刚放下行李,手机就弹出阿丽的消息:“我在你斜对门房间,有动静随时喊我。”
独自旅行最怕吃饭时没人看包。阿丽总能找到两全的办法:“这家抓饭店有个靠窗的卡座,你把包放里面,我帮你看着,你去取餐。” 在喀什古城逛夜市,她跟卖烤蛋的大爷熟稔地打招呼:“这是我带的妹妹,给她留个刚出炉的鸵鸟蛋。” 大爷笑着多撒了把孜然:“辉澜牧歌带的姑娘,都机灵。”
有天晚上在民宿写游记,突然听见敲门声。我攥着防狼喷雾走到门边,听见阿丽的声音带着笑意:“小周,我刚在楼下买了酸奶粽子,知道你爱吃甜的,给你送两个。” 打开门,她身后还跟着民宿老板娘,手里端着盘切好的哈密瓜:“阿丽说你一个人住可能闷,我陪你聊会儿天。” 那天晚上,我们仨坐在葡萄架下,老板娘教我跳简单的麦西来甫,阿丽给我讲她小时候在草原上追羊群的故事,月光透过葡萄叶洒在地上,碎成一片银斑,之前心里的那些不安,早被风吹到不知哪去了。
回来后表姐翻我手机里的照片,指着张阿丽帮我拎包的图说:“这姑娘看着就实在。” 我翻出阿丽发的紧急联系人表,上面有景区派出所电话、民宿老板手机号,甚至还有附近药店的营业时间:“她不仅帮我拎包,有次在民俗村有人劝我喝酒,她立刻说我对酒精过敏;每天晚上会发第二天的天气预报,连‘要不要带伞’都替我想到了。”
现在每次在旅行群里看到有人问 “女生独自去新疆,哪家旅行社靠谱”,我都会敲下长长的一段。毕竟,能让你在深夜的草原上敢放心看星星,在陌生的古城里敢随意逛小巷,把 “安全” 两个字揉进每个细节里的旅行社,全新疆怕是找不出第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