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9日讯(通讯员 胡柏帆 朱文青 记者 王璐)近日,“荔枝催月经”的话题在微博持续升温,引发众多女性关注。清甜多汁的荔枝是否真有催经奇效?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与妇科专家就此话题进行了专业解读。
中医视角:荔枝与月经的“微妙关联”
长沙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欧降红表示,中医理论中,月经如同女性体内的“潮汐”,其周期规律与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女性以血为本,肝脏作为“血液管家”,负责藏血与调节血行,对维持正常月经周期至关重要。
从中医属性来看,荔枝味甘、酸,性温,归入肝、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但多食易助热生火。《本草纲目》中记载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明确其温热属性可能影响气血运行,而气血与月经紧密相关,因此二者存在一定微妙联系。具体而言,这种关联体现在两方面:
· 助力气血运行:对于因寒凝血瘀或气滞血瘀导致月经推迟的女性,荔枝的温热特性可促进气血流通、疏通经络,对寒邪引起的经血凝滞有一定改善作用。
· 调节肝脏功能:荔枝入肝经,其理气作用可辅助肝脏发挥疏泄功能。肝的疏泄正常则气血顺畅,间接有助于月经周期规律,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使月经提前。
妇科专家:月经周期由多重因素共同调控
长沙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三区主任魏馨从科学角度解释了月经的产生机制:月经是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在HPO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下,周期性增厚与脱落的结果,成分包括血液、子宫内膜脱落组织、宫颈黏液及阴道分泌物等。HPO轴的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同时,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反向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维持激素水平稳定,保障月经周期正常。
此外,月经周期还受精神压力、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影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干扰HPO轴功能;过度节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内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肌瘤等疾病也会导致月经紊乱。
“荔枝催经”无科学依据,不当食用或致“荔枝病”
魏馨主任明确指出,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荔枝具有催经功效。荔枝的温热属性虽有一定滋补作用,但无法直接影响 HPO 轴功能或调节激素水平。网上流传的“荔枝催经”说法多基于个体经验,而个体差异较大,个例不能代表普遍情况。例如,部分女性食用大量荔枝后月经提前,可能是同期精神状态、作息等因素变化所致,并非荔枝直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食用不当可能引发“荔枝病”,尤其多见于4-11岁儿童。“荔枝病”实为大量食用新鲜荔枝后的低血糖反应,轻症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气促、出汗口渴;重症可能出现突然昏迷、惊厥、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此外,对荔枝过敏者,以及患有糖尿病、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疾病的人群,应尽量少吃或控制食用量。
欧降红与魏馨两位专家共同强调,荔枝虽营养丰富,但不能作为常规催经手段。女性若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等问题,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理治疗。
魏馨主任建议,女性保持正常月经周期需做到:保持良好情绪、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坚持锻炼、定期体检,这些才是维持月经健康的根本保障。
上一篇:春节60年变迁
下一篇:人为什么要吃奶才可以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