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重庆|咸泉巫溪:生生不息
创始人
2025-07-11 10:25:10
0

大巴山重重环抱之中,渝陕鄂交界之处,重庆市巫溪县静卧于此。

北接秦岭,东邻神农架,一条碧色绸带般的大宁河穿行而过,两岸绝壁如削。

这片深藏于高山峡谷间的土地,常被外界忽略——论经济总量,她未曾跻身过重庆前列;论交通距离,人们曾调侃,若同时从重庆中心城区出发,去成都喝盖碗茶的人已摆起龙门阵,开往巫溪的车却还在山路上颠簸,能赶上当天晚饭就算幸运。

但翻开历史,巫溪分量十足:这里是巫文化的源头之一,是盐文明的摇篮。几千年前,巫咸国部落汇聚于此,孕育出“万物有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哲学;明清盐业鼎盛时期,336座盐灶照亮峡谷,蜿蜒的巫盐古道串联各地,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

如今,熬盐的灶台凉了,运盐的背篓朽了,但宝源山的盐泉仍在流淌。这么多年,巫溪人守护着这脉活泉,也渐渐明白:山高路远并非枷锁,而是大地赐予的永恒生机。

盐道上的根:不灭的火种

6月20日,从巫溪县人民政府向北驶去,约半小时后,我到达了此行目的地——宁厂古镇。

古镇内,大宁盐场遗址黑色墙体林立,龙君庙遗址内盐泉汩汩流淌,仿佛还能听到曾经盐业繁盛时的人声鼎沸。一路上,偶有遇见三两游客拍照,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块金字招牌和神秘巫盐文化而来。

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写道:“巫盐发现初期……时间在五千年前,约与中原的尧、舜、禹时期相当。”而宁厂古镇便是中国早期的制盐地之一。

传说在很久以前,大宁河两岸还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居民以渔猎为生。一位姓袁的猎人进山时发现了一头白鹿,他穷追不舍,直至大宁河与后溪河交汇处,白鹿拐入山洞消失,洞中涌出一股泉水。猎人尝后发现泉水是咸的,便带回家熬出了雪白的食盐。

后来,袁氏族人在此定居。小道踏成了大路,山林渐成市井。盐泉所在的山被称为宝源山,人们聚集的镇子便是如今的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沿后溪河东西延伸,街道宽约2米,因房屋都建在南岸,绵延3.5公里,形成了独特的“七里半边街”。

“在古代,盐泉是宝贵资源。”巫溪县博物馆讲解员向淇淇说,“该盐泉吸引众多灶户前来制盐,宁厂古镇因此繁荣。传说以巫咸为首的十巫在此聚集,形成巫咸国部落。他们生于山河,依赖盐泉繁衍生息,敬畏自然,感恩馈赠,由此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巫文化。”

与我同行的制盐工人贺言修,是吃着盐泉水长大的。他17岁便继承父业当熬盐工,直至1997年镇上的盐厂关停。“老一辈人都说,宁厂镇的根是这盐泉给的。”贺言修拨开路边的野蒿,“盐仓就在这!所有盐统一运出,这里管理严格,光船工、搬运工就有上千人。”

宁厂古镇曾是古代“盐业工业城”。《大宁县志》记载,其制盐业兴于秦汉时期,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鼎盛,盐灶达336座、盐锅达1008口,号称“万灶盐烟”。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溪口码头依旧有“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盛况。

食盐经大宁河运到长江,或翻山越岭送到湖北、陕西等地,纵横交错的“巫盐古道”应运而生,横亘巫山、巴山数千年,成为秦楚地区与巴蜀地区经济互通、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连接着最早的文明。

“单是宁厂到龙门峡这段路,悬崖壁上就凿了6900多个栈道孔,绵延320多公里,都是背客用铁锤硬凿的,进山怕迷路,出山怕丢盐。”贺言修抚摸着崖壁上依稀可见的凿痕说。

可繁华终会褪去。1997年2月6日,正值除夕,宁厂镇最后一灶炉火熄灭了,“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成为历史。

盐衰城衰,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说:“盐脉断了,巫溪的根散了!”

“虽然盐灶熄了,盐道隐了,房屋塌了,但几千年熬煮出的精气神,仍在每个巫溪人的脉搏中跳动。”巫溪本土作家唐文龙感慨道,巫溪人从不怨天尤人,盐停了,就另谋生路。只要盐泉还在流,盐道上的根就不会散,石头缝里也能刨出新路来!

山林间的脉:盐烟尽处青山归

5月初,正是珙桐花开的时候。在位于巫溪县的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树成片开花。微风徐徐,雪白的珙桐花仿若白鸽栖落枝头,给阴条岭平添了几分柔美。

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地带,因其丰富的植物种群、多样的植被类型和原始的生态环境,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被誉为“重庆第一峰”。

而这,只是巫溪生态拼图的一角。往东去,大约30公里外的重庆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万亩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是国家南方草山草坡示范基地、长江三峡库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域内已记录红豆杉等珍稀植物400余种,有林麝、赤狐等国家级保护动物200余种。向北望,处在渝陕鄂交界处的鸡心岭,多种维管植物依次分布,保存着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阴条岭、红池坝、鸡心岭形成的“生态铁三角”,正以重庆市排行前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书写着区域生态保护的精彩篇章。

这片丰饶得益于天赐风光,也凝聚着巫溪人民世代守护的心血,映照着一段由兴到衰,再到觉醒的历程。

“宁厂古镇曾经‘万灶盐烟’的辉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生态伤痕。”宁厂镇镇长李媛说,20世纪60—70年代,当地人大量砍伐山林作为熬盐的燃料,上山挖土取石,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山体结构。同时,烧煤产生的烟尘和熬盐析出的强碱,沉淀在山坡的石头上,经年累月,造成大面积土地石漠化、盐碱化。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巫溪石漠化面积超12万公顷,占巫溪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大多分布在悬崖峭壁间。

好在,巫溪人骨子里的坚韧从未被磨灭。祖辈们开凿盐道、背盐出山的精神,同样激励着后人。他们从祖辈开凿盐道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向这片被盐业繁荣灼伤的土地发起了绿色革命。

2017年1月,巫溪县启动宁厂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时任巫溪县官山林场工班长的林云喜,带领着平均年龄超50岁的几十名工友,靠着肩挑背扛,在近乎垂直的悬崖上挖下数万个坑。他们把石头垒好,用水泥砂浆砌牢,再用泥土回填,种下了1000多亩6万多株树苗。

“在悬崖峭壁上种树,确实难!”6月21日下午,我跟着林云喜重走造林路,他蹲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比划着,“我们必须先在石壁上挖坑,回填泥土,再用沙子和泥土做一个窝子。人不好发力,石头又难挖,上半身使着劲,下半身直往下滑。有时候干一整天,也就能挖五六个窝子。”

每个树坑要挖50厘米深、70厘米宽,要填至少150公斤土进去。打造6万多个这样的树坑,全靠林云喜和工友们一背篓一背篓地运土上来。“最累的是下雨天,背上的泥土遇水就变沉,一脚踩滑就前功尽弃了。”林云喜抹了把汗,笑中透着无奈,“我们就像露头的蜗牛,匍匐着身体,把树苗、泥土、沙子背在背上,双手抓着杂草和岩石,一寸一寸往山上爬。”

下山时,夕阳将林云喜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位与工友们种了6万多棵树的老工人望着满山苍翠,轻声说:“父辈熬盐养家,我们种树养山,都是本分。”

盐道上的根,如今长成了树,仿佛在向来人诉说:当人类以敬畏之心回馈自然时,伤痕累累的土地终会重获生机。

峡谷里的誓:盐路精神又开新山

巫溪人的血脉里,始终奔涌着逢山开路的韧劲。这份源自盐道的坚韧,曾支撑祖辈在悬崖峭壁间开凿盐道,踏出维系生计的命脉,如今又激励着后辈迎向更大的挑战,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6月23日清晨,太阳早早跃出山脊,兰英乡兰英村周家坪笼罩在金色的晨光里。

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海拔逐渐攀升,转过一个急弯,兰英挂壁公路便出现在眼前——这条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人工开凿的通道,全长1200米,宽度不足3米,外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

一下车,杨芝汉早已等在路边。他穿着褪色的蓝布衫,粗糙的手掌上布满老茧。2001年,为解决周家坪村民的出行难题,杨芝汉组织23户村民使用钢钎、铁锤等工具,在落差1500多米的悬崖上凿出了这条路。

周家坪位于兰英村4组,背靠青口岭崖壁,三面临崖,距离兰英大峡谷谷底900多米。路没修通前,周家坪村民想去一趟巫溪县城,要么先顺村口山坡爬下双河口,再爬上朱家坡,翻过狮子口,到达高洞村的公路;要么先翻越青口岭崖壁,再翻过板壁崖崖壁,向下到达兰英乡人民政府处的公路。因此,周家坪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这片峡谷。

“不能让子孙后代再像我们一样了。”站在挂壁公路的观景台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杨芝汉说。2001年夏天,他和23户村民围坐一堂,一致决定修一条汽车能开进来的路。

没有大型机械化设备,也没有足够人手,只能选择距离短、工程量小的施工方案。经过比选,大家最终决定在上下落差1500多米的“老虎嘴”崖壁上横着打通一条路,连接到兰英村5组的机耕道上。然而,这一方案施工难度大,作业危险度高。

“就是拼了命,也要打通‘老虎嘴’!”于是,历经4年零3个月,杨芝汉和村民们腰系麻绳,悬吊在千米高空,用最原始的钢钎、铁锤,硬是在坚硬的岩壁上凿出了这条“生命之路”。

“光是大的塌方就有8次,还有几次小事故,但没人退缩。”杨芝汉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们都发过誓,要让子孙后代不再攀崖过活。”

实际上,这种誓死拼搏的精神,早已融入巫溪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同盐脉一般深沉的根基,根植在这片需要不断与险峻环境抗争的土地上。

距离挂壁公路20多公里的通城镇长红村石门子,一栋土墙房静静矗立着。门檐“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的木牌下,斑驳的泥墙上镌刻着褪色的标语: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

1932年12月,贺龙率红三军小长征部队转战至此,在此制定作战计划并书写宣传标语。在巫溪境内停留5天的红军,深入农户、宣传革命、打击土豪劣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很快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衷心拥护。

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上,红三军顺利进入巫山,攻占大昌、抢占西阳关,转入湖北巴东县,从冰天雪地里走出了这段“死亡山谷”。

“村里老人基本都会讲红军故事。”长红村综合服务专干徐世菊说,红军撤离后,老百姓自发守护标语,这份鱼水深情,化作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艰难穿越的神农架、翻越的阴条岭、攀行的大峡谷,其间的许多险峻路径,正是在千百年来巫盐古道所贯通的山川之中。

90多年前,红军在绝境中为百姓搏出路,闪耀着信仰的光芒;20多年前,杨芝汉和村民们在绝壁上为子孙凿生路,诠释着坚韧与无畏的担当;如今,巫溪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片峡谷里的回响始终如一:当精神扎根血脉,绝壁也能开出坦途。

新光景里的路:咸香引路百业兴

夏夜来临,大宁河畔漫滩路上烟火气升腾,一张张条桌沿河岸依次铺开,“烤鱼来咯”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成娃子烤鱼店老板、巫溪烤鱼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宗成忙得不可开交:“夏季是旺季,烤鱼店生意火爆,顾客经常需要等位就餐。”

当年,大宁河上运盐的船工就地取材,用河中的鱼、岸边的柴、船上的盐和罐中的泡菜发明了“巫溪烤鱼”。历经岁月沉淀,巫溪烤鱼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也点亮了巫溪的“夜经济”。近年来,巫溪不断培育相关产业,多产业、多行业围绕“巫溪烤鱼”共同发展,形成了以烤鱼为中心的产业支撑体系。目前,巫溪县内已发展各式烤鱼门店230余家,年售10万余条烤鱼,年产值超1500万元。

咸香里,百业兴。承着盐路的韧劲,汲着咸泉的滋养,巫溪的产业之树,在独特的山水禀赋间深扎其根,枝繁叶茂。

5月19日,第26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巫溪开幕,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片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梯田。这里富硒的土壤、显著的昼夜温差,赋予了“巫溪洋芋”香滑软糯的独特口感,更使其跻身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之列。

这份自然的馈赠,坚定了巫溪“小土豆成就大产业”的决心。目前,巫溪利用西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发挥“原种生产、原种繁育、良种扩繁”优势,探索“马铃薯—金花葵—蔬菜”连作模式,构建起全链条创新体系。这颗不起眼的“土疙瘩”,年总产量15万吨以上,年产值达2.7亿元,最高亩产达3962公斤,带动3万余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

将视线转向蒲莲镇的云雾深处,老鹰茶树静静生长着。

老鹰茶是巫溪县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推动全县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2023年以来,巫溪将老鹰茶作为“一县一品”、“重庆爆品”以及“一主两辅”主导产业来打造,研发推出上百种系列产品。同时,“巫溪老鹰茶”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老鹰茶标准化工厂拔地而起,270万株老茶树纳入精心保护,产业链向食品、日化领域大胆延伸,老鹰茶冰棍、解酒护肝片等新品陆续推出。

在巫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巫溪嫁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丽娟指尖翻飞,彩线在布面上悄然绽放出花朵。巫溪嫁花作为巴绣种类之一,发源于巫溪县宁厂古镇,主要反映以巫溪宝源山为中心的大巫山地区的传统生活习俗、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巫溪发展了2000多家绣户,每年销售绣品200多万件,让生于大宁河畔的巫溪嫁花走出大宁河,走向更远的地方。

咸泉不竭,生机不止。巫溪的产业脉络,如盐分融入溪流般,与这片土地的独特禀赋共生共长。

接下来,巫溪将持续彰显生态产业特色,依托“中国老鹰茶之乡”“中国道地药材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金字招牌,立足“三峡库区腹心·秦巴秘境”区位优势,塑造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老鹰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凸显“天然药库”资源禀赋;深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巫文化、盐文化内涵,以宁厂古镇等历史遗迹为载体,多元再现历史盛景,发挥巴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举办创意活动,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全方位展现巫溪文化魅力;强化特色美食推广,以“国际烤鱼之乡”“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为亮点,提升品牌知名度,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丰富巫溪美食文化矩阵……

一条条充满希望的新路,正在这片土地上清晰延伸,铺向振兴的远方。

这片由盐脉滋养的沃土,千百年来,默默地将自然的馈赠、人的巧思和时代的机遇,编织成一张韧性的网,稳稳兜住万家灯火。

巫溪用时间作证——山高路远从来不是发展的反面,在那些看似困囿的深山峡谷间,她正以最坚韧的方式,生长着最辽阔的“生生不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刚刚结婚,小叔子就开始闹离婚,... 刚刚结婚,小叔子就开始闹离婚,很多事情他们总是想同过我来解决,很无奈我小叔子也是离婚,娃儿七岁也丢给...
男生带黑瞳片会不会很奇怪? 男生带黑瞳片会不会很奇怪?想配隐形眼睛。有色的那种,听说带黑瞳会让眼睛变得比较大男生买黑瞳会不会很奇...
《孟母戒子》 《孟母戒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你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 ...
奇异博士 奇异博士奇异博士博士(史蒂芬·斯特兰奇/Stephen Strange)的扮演者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
原创 “... **当镜头对准重庆,山城的故事便开始缓缓流淌。** 重庆,这座独特的城市,宛如一幅天然的电影画布,...
峨眉山二日游:邂逅仙山的梦幻之... 峨眉山二日游:邂逅仙山的梦幻之旅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山,以其...
动画片英语版经典台词 动画片英语版经典台词速度一点的啊,排除《狮子王》,要汉英结合啊!我将用我的手带你走出忧伤困苦With...
自学民间中医看什么书 自学民间中医看什么书坚定信心篇(看看老一辈怎样成才的,看看现代人对中医的思考,看看中医的传统医案故事...
广东有哪些电视栏目 广东有哪些电视栏目广东有哪些电视栏目广州台 珠江台 江门台 佛山台 …… 反正是市的基本上都有台
关于校园流浪猫 关于校园流浪猫我们学校里也有很多很多的流浪猫,好多在学校的大学生不负责任,就是为了一时的好玩,就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