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尘世净土。悠悠地宫,瑰宝华彩。真身舍利,举世仰慕!来法门寺文化景区静心觅凉,逃脱城市的灯火,身处于庄严的环境下,探索千年法门背后的故事。
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800多年历史。法门寺拥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唐朝时期法门寺走向全盛时期。唐代皇帝认为迎送供养佛骨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富庶和平,并形成“三十年一开”的制度,即法门寺塔舍利30年开启一次,开一次便象征着岁岁丰收,政通人和。法门寺成为帝国崇拜、供养佛舍利的中心和皇家道场。
1981年8月24日,因年久失修,曾经威武的法门寺佛塔不堪重负,在一场暴风雨中遭到严重破坏,出现裂缝坍塌,只剩倾斜的一半塔依然伫立在那里。
1987年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地宫被打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成为轰动一时的焦点。法门寺地宫文物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自汉魏时代就传入中国、为唐代诸帝竭诚供养的佛教圣物佛指舍利;一类是唐代诸帝(主要是懿宗和僖宗)为安奉佛指舍利而供养的各种奇珍异宝。
1988年11月,数千件珍贵文物移入新建的法门寺博物馆。重建的法门寺真身宝塔也同时落成,并且隆重举行了“法门寺重修开放暨瞻礼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大法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众云集法门寺,千年古刹再次迎来礼佛高潮。
2006年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清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9年5月9日法门文化景区建成对外开放,佛指舍利被永久安奉在合十舍利塔。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公休日佛指舍利对外展出,届时一座两米多高供奉佛指舍利的金塔会从地宫中缓缓升起供大家瞻拜,不展出时舍利则降于地宫密室。
法门文化景区,等待着每一个有缘人的到来。用它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如同大海容纳百川;用它那深沉的智慧,启迪着人们的心灵,如同明灯照亮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