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晔
暑假到来,旅游市场已经迎来新一轮的消费热潮,浙江省的夏日促消费行动也已经拉开序幕,于近日发布了《“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
潮新闻记者发现,瞄准这一波暑假经济,杭州多家银行也推出涵盖境内外旅行、亲子出游等多元场景的消费优惠组合拳,通过消费折扣、返现补贴等差异化让利方式,全面激活暑假消费市场,为消费者打造更具性价比的假日消费体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机票酒店门票折扣齐发
“银行的活动挺给力,不管是买机票、住酒店,还是玩景点都有机会享受优惠,能省下不少钱。”在从客户经理处得知农业银行的夏季优惠活动后,该行信用卡用户梁女士兴奋地表示。
据悉,农业银行信用卡持卡人通过携程旅行APP购买部分门票时,可享满500元立减30元优惠。值得一提的是,持卡人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APP通过云闪付使用农行62开头银行信用卡支付,实付金额满500元可享9折优惠,至高立减100元。
此外,使用62开头的农行银联信用卡通过春秋航空APP、东方航空APP、去哪儿旅行APP等渠道购买机票,可享机票满减优惠;持卡人在去哪儿旅行APP通过“程支付”预订中国境内指定品牌酒店、乐园酒店,可享满1000元立减30元等优惠。
在优惠力度上,各家银行也是诚意十足。比如:兴业银行针对暑假文旅市场,联合携程推出5折红包活动,还可领8-88元红包,覆盖黄山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九寨沟风景区、峨眉山风景区等热门旅游目的地;杭州联合银行指定信用卡用户通过飞猪、携程、去哪儿平台购买旅行商品,满1000元享最高立减100元,满3000元享最高立减300元。
图片截取自兴业银行APP
宁波银行则精准聚焦各类暑假消费场景,针对不同客群推出差异化优惠组合,全力释放消费潜力。该行信用卡持卡人在海南免税店购物可享满2000元减30元优惠,提升离岛免税消费的吸引力;携手携程、去哪儿、飞猪三大平台设置三档满减活动,覆盖短途周边游到长途度假全场景,满足从学生、家庭等多元客群消费需求;还推出打车满10减1元、公交地铁88折的活动,吸引通勤族和年轻群体的日常消费场景,提升信用卡使用黏性和活跃度。
加码跨境消费返现福利
“暑假准备全家一起去新加坡,现在免签了,带娃旅行简直不要太方便。”杭州市民戴女士正在规划新加坡的旅行攻略,她发现多家银行信用卡推出了不少跨境出游的优惠,“这次出去正好能薅一波羊毛。”
工商银行在出境游方面精准发力,该行推出境外消费达标返现活动。银联环球信用卡、银联香格里拉卡持卡人在境外消费,有机会享受笔笔返1%返现,返现上限为每卡每月100元人民币。此外,工银银联个人信用卡持卡人消费,单笔消费达到等值3000元人民币以上,超出等值3000元人民币部分有机会获得10%返现。
建设银行正青春卡持卡人,在境外通过银联清算网络每笔消费可享实付金额等额人民币1%基础返现,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新加坡地区消费可享额外叠加1%返现。每卡每个自然月至高可获得1500元人民币的返现金额。
使用兴业银行62开头银联信用卡在境外指定线下商户消费,累计超过14000元人民币以上部分,可享实付金额人民币12%返现。另外,领取到返现奖励的客户,可在活动期间内领取2张满600元立减150元的云闪付支付立减券。
此外,境外消费还有机会享受汇率特惠。平安银行银联信用卡、运通信用卡特邀持卡客户报名后,在境外线下商户POS刷卡消费,完成不同交易笔数,可享对应阶梯层级的汇率补贴优惠,至高笔笔省1.5%,至高可享120元汇率补贴。
助力优化消费生态圈
“大力提振消费”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国家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也密集出台。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到“聚焦重点消费场景”“深化信用卡消费与各类场景合作”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助力优化消费环境。
在业内专家看来,银行在暑期密集推出信用卡优惠活动,正是对上述政策的积极响应。银行以满额立减、返现补贴等举措,深度契合用户出行、购物等高频场景需求,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出行成本,更提升了持卡人的消费意愿,进而拉动文旅消费增长。
“银行在暑假这个旅游消费旺季推出信用卡优惠活动,从短期来看,能有效推动暑期信用卡交易金额和笔数同比增长,参考往年数据,类似场景化优惠可带动相关消费场景交易笔数增长10%-15%;长期来说,则通过场景绑定提升用户黏性,为后续拓展更多消费场景奠定基础。”宁波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近年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零售银行业务转型,以信用卡、消费贷款为抓手,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切实发挥了金融对消费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董希淼建议,银行可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广交友、广结盟,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消费信贷产品吸引力。可围绕衣食住行等高频场景,在电商、医疗、教育、旅游、交通、康养等民生领域,打造线上线下“场景+金融”新生态,实现终端客户的多场景触达,构建消费金融朋友圈和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