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景区筏工蒋受乾将竹筏停靠在骥马码头旁,仔细擦拭竹筏上的座椅。随着游客登筏,他的服务里程、安全记录与游客评价,都将通过无形的数据,实时汇入景区“智慧大脑”的江河。
“现在可不敢马虎!”蒋受乾划着竹筏说,“偏离航线会报警,没穿救生衣会被监控,服务评分直接关系收入。”这套无形的“电子工牌”,让筏工的一篙一桨、一言一行都转化为可追溯的“数字足迹”,为传统竹筏装上了“规范引擎”。
遇龙河景区骥马码头。人民网 梁章晖摄
很难想象,多年来,遇龙河景区因“服务不规范”屡遭投诉。“以前游客凌晨五点就来排队抢票,旺季时码头能堵成‘长龙’;有些筏工靠‘暗示小费’增收,服务好坏全看心情。”在遇龙河上撑筏23年的蒋受乾坦言,过去的管理像“摸石头过河”。
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金字招牌”,遇龙河景区如何破解管理难题?答案藏在智慧大脑里。
走进景区的指挥中心,一块大屏幕上全方位地实时显示着遇龙河全流域30多公里的情况,此刻,河面数百张竹筏的轨迹正实时汇入景区“智慧大脑”,在电子地图上聚成一条跃动的金色河流。
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遇龙河景区陆续上线智慧票务系统、乘筏系统、智慧监控广播系统、景区大数据平台四大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景区管理效能。
遇龙河风光。人民网 雷琦竣摄
曾几何时,凌晨的码头总排着抢票长队,黄牛攥着加价百元的票吆喝,这是游客们挥之不去的糟心记忆。转折始于一套“12306式”实名系统,游客只需指尖轻点,就能在线上预约购票,而后台大数据平台像个“预报员”,能够预测每日客流峰值,动态调整各码头漂游线路开放数量,让景区走得顺、堵得少,通行效率直接提升60%。
“现在服务好不好,数据说了算。”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玉芬介绍,经过整治,2024年,遇龙河景区实现“零小费”“零黄牛票”投诉,安全生产零事故。2025年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192万人次,营收1.75亿元,同比游客量增长46%、营收增长48%;12345工单中表扬工单占比达81%。
遇龙河金龙巡游。阳朔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竹筏行至河湾处,蒋受乾望着远处笑称:“现在不仅游客能评我,‘天眼’也在盯着安全呢。”河岸高塔上,1117组高清摄像头与无人机巡检组成立体防控网,实时监测游客危险行为、筏工违规操作、防溺水等场景。从“人盯人”到“数管服”,遇龙河上的“智慧筏”载着游客的笑脸,也载着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何宁、雷琦竣、朱晓玲、覃心、梁章晖、韦欢)
上一篇:传奇3元素觉醒魔装怎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