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钗判词中的教育意义
创始人
2025-07-12 00:13:53
0次
12钗判词中的教育意义
《红楼梦》中的判词,如“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等,是对古代女子教育意义的一种诠释。这些判词描绘了女子的才情和命运,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评价标准。其中,“停机德”赞扬女子的品德,而“咏絮才”则强调女子的才华。这些评价标准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女性的期望和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判词中看到古代文化的教育意义,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为今天的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说参考
“正册”十二人
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 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 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
第 1 页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 玉应怜惜 。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