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常常听到朋友会问“周末去哪里玩?”,然后就有朋友回答“去嶍峨古镇!”。今年以来,峨山县每周五、周六晚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活动让嶍峨古镇的夜晚热闹非凡。夜间民族广场舞、围着火把跳彝迪、精彩的打铁花..……“周末来峨山吧!精彩纷呈的夜间民族文化活动绝不会让你的热情被冷却。”这是我们向外地朋友发出的一封邀请函。
2025 年上半年,峨山县开展夜间群众文化活动 47 场,每场服务超 1100 人(次)。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和外来客携手走进嶍峨古镇“遇见云南”夜间民族特色广场舞的文化舞台,用歌声和舞蹈,用最接地气的夜间文化,让更多人看到峨山这座韵味十足、热情十足、欢乐十足的小城。
“固定频次 + 节点爆发”的夜间活动矩阵让广场舞成为“新风尚”
由峨山县文旅局组织,县非遗中心、县文化馆、县群众文化工作队牵头,联动多家馆办文艺团队和民间文艺组织,构建“专业文化队伍和民间力量共舞” 的活动组织体系。每周五、周六的固定举办的“遇见云南”夜间民族广场舞活动成常态引力。同时,在春节、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五一”、“五四”、“七一” 等重要节日节点叠加主题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游客。在今年举办的峨山县首届“姊妹同心节” 中 “姊妹花” 文艺队的彝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相结合的《多领比》广场舞展演,以及“我们的节日・粽香传古韵 非遗共端午” 迎端午文艺晚会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广场舞活动,均成为群众热议的文化焦点。
线上线下双引流,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广场舞搬上“大荧幕”
今年上半年,峨山县文化馆联合峨山县群众文化工作队制作民族广场舞教学视频《多领比》《阿妹你是哪到呢》《花鼓飞花》,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发布,让群众共享文化教学资源。网络公开课吸引2000 余人(次)学习。 同时,峨山县文化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预告、开通功能室预约线上渠道、线上直播让民族广场舞从广场延伸至 “云端”,把丰富多彩的民间“小娱小乐”搬上“大荧幕”。
当前,峨山县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有7个,全县共有民间文艺组织75支( 队)。每一支团队都是由峨山县基层民间文艺骨干组成,他们常年累月地活跃在群众中,成为组织夜间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今年以来,峨山县文化馆在线下的培训活动中为基层民间文艺骨干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平台,选派优秀的文艺骨干作为舞台编导对民间文艺队伍进行集中指导和排练,将彝族烟盒舞、哈尼族棕扇舞等非遗元素融入广场舞,创新 “表演+教学” 模式,不断壮大民间广场舞文艺队伍。
外来客和本地人的狂欢,奏响民间民族文化的乐章
自今年3月份开始,热效应逐步显现。选择在周末来峨山县嶍峨古镇参与夜间文化活动洗去一周工作疲惫的人群逐渐增多。同时,节假日期间的外来游客数量也在逐渐增加。47 场夜间文化活动累计服务群众及游客28万人(次),外地游客约占比35%。在峨山县首届“姊妹节”和端午节的夜间文化演出中,广场舞互动环节群众参与率达80%,其中外来客占25%。不少游客称 “跳一次舞,爱上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