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场合的增多,饮酒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量饮酒无疑对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酒后断片这一现象,带您了解其背后的潜在风险。
01
酒精摄入及其风险
酒中富含的乙醇,即我们常说的酒精,是一种无色且芳香的易挥发液体。酒后出现的 断片现象,实质上是饮酒者精神状态的一种表现。当乙醇进入人体后,约70%会被胃部吸收,25%在十二指肠少量吸收,剩余部分在小肠内吸收。随后,这些乙醇主要经由肝脏进行代谢。 乙醇的吸收与代谢过程中,若肝功能受损,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会降低,进而影响对乙醇的代谢能力,使得血液中的乙醇浓度持续攀升。
▲ 乙醇的吸收与代谢
大量摄入酒精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会经历先兴奋后抑制的过程。这一变化会进一步抑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的功能。
▲ 中枢神经抑制与风险
在极端情况下,过量酗酒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和呼吸麻痹,最终导致死亡。
▲ 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揭示,当人体血液中乙醇浓度达到150~300%mg时,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而当浓度进一步升高至400~500%mg时,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可能随之而来。当人体空腹饮酒后,大约在摄入乙醇30至90分钟内,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会迅速达到其峰值。然而,若在饮酒的同时服用了镇静或催眠类药物,这将导致肝脏对乙醇的代谢速率降低,进而使得乙醇对人体的毒性显著增强。
上一篇:甲状腺结节可能会有哪些压迫反应?
下一篇:这个男孩有点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