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到探险家时,大多数人脑海里自然浮现的是麦哲伦、哥伦布等名声显赫的人物。然而,少有人知道,在民国时期,中国竟然涌现出一位比他们更为伟大的探险家——他不仅徒步环游世界,还以骑自行车的方式走遍各大洲。这个人,就是潘德明。
潘德明,浙江湖州人,是一个曾在那个时代轰动一时的伟大人物。长达8年的环球旅行,他先后足迹踏遍了40多个国家,曾与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名人见面交流。他的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因为他旅行归来后“突然消失”,这些惊世之举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戛然而止。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不知道,曾有一位如此非凡的国人。
要了解潘德明的传奇故事,我们得从1930年说起。那一年,他决心开始自己的环球旅行。
1930年6月29日,潘德明在南京四牌楼“快活岭”餐馆工作时,突然看到《申报》上一则新闻,心中一动。他的眼睛立刻闪亮起来,随即拍了拍大腿,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他急忙告别了同事们,像风一样冲出了餐馆。这一幕让身边的同事们惊讶不已。一个师傅捡起地上的报纸,指着头版上的《昨日亚细亚步行团出发记》问道:“莫非你也想跟他们一起出国?”大家纷纷议论:“他疯了?”“啊,他真的想出国?”
就在同事们议论纷纷时,潘德明已经搭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列车飞驰,潘德明的思绪也随之翻滚起来。早在中学时,他就萌生了环游世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直不停地阅读地理书籍,学习外语,积累知识。他并没有完成中学学业,但他从未对离开学校感到沮丧,反而坚定了他环游世界的决心。他为自己设定了两个条件:一是会缝衣服,二是有烹饪技能。凭借这两项技能,他相信即使身无分文,也能在外生存。
列车到达上海后,潘德明立刻跑回家,将他的环球旅行计划告诉了父母。尽管父亲是一个普通的裁缝,但他非常开明,也了解儿子的心思。父亲听完后,深知儿子一直对莫干山旅行充满兴趣,而这次正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去吧,有梦想,就趁着年轻去追求,等我这一辈子没有机会了,你要抓住!”他父亲说完这些,便坚定地鼓励道:“去吧,注意安全!”
获得上海方面的支持后,潘德明赶到了杭州,加入了正在进行环球旅行的团队。起初,旅行团成员众多,但随着旅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直到到达厦门时,团里只剩下潘德明、李梦生和胡素娟三人。
这趟旅行注定充满挑战和艰难,三人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才艰难地抵达了广州。即将出国的潘德明激动不已,他写信告诉父母:“我们在广州很忙,因为要办出国的护照,还得做一些适合出国的衣服。我们还计划做一些童子军服装,绑腿等,为的就是到外国也能穿得像样一点,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
潘德明一直记得他出发时的誓言:“雪东亚病夫之耻,努力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光辉。”在出国的船上,他穿着自己做的童子军服,看到衣衫褴褛的国人,心中充满了悲伤。在那一刻,他下定决心,借着这次旅行,他一定要找到救国之道。虽然他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同伴,但这成了他内心的一项重大使命。
旅行开始不久,李梦生和胡素娟先后因各种原因退出了步行团。孤身一人的潘德明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路是人走出来的。”他继续前行,决心独自完成环游世界的梦想。
1931年元旦,潘德明在西贡购买了一辆英国兰陵牌自行车和照相机,极大地加快了他的旅行速度。之前,他每天步行最多只能走75公里,但有了自行车后,他一天的行程可达190公里。同时,他还带上了一本四公斤重的大型《名人留墨集》。这本书不仅装载着各国名人的题词,也见证了潘德明一路上的艰难与光辉。
他经过沙漠时,因长期无法补充蔬菜和水果,嘴上起满了水泡,鼻子干裂流血,身体多次虚脱昏迷。在一次昏倒时,若不是一支阿拉伯的骆驼队路过,他可能已经死在了荒漠里。旅行中,潘德明还遇到过食物被猴子抢走、猛兽攻击等危险。在穿越克罗卢山脉时,他曾与一条大莽搏斗,差点因窒息而丧命。好在,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在关键时刻挣脱了大莽的束缚。
除此之外,潘德明还多次遭遇过强盗。他曾在沙漠中遇到阿拉伯盗贼,这些盗贼威胁要夺走他的一切,若不是他迅速用阿拉伯语背诵《古兰经》首章,他们很可能就会夺走他的所有财物,甚至将他杀害。
尽管一路充满艰难险阻,但潘德明的旅途也并非全是黑暗。有时他也会遇到善意的帮助。比如,在叙利亚的第一个夜晚,他遇到一位自称是英国兰陵公司推销员的人,因潘德明已经在国际上小有名气,推销员激动地提出收购他那辆旧自行车,并赠送了一辆崭新的兰陵自行车。遗憾的是,这份意外的礼物并未持续多久,潘德明很快又失去了这辆新车,最终只能选择继续徒步旅行。
在世界各地,潘德明结识了各式各样的人,感受了不同文化的风情。他的体力也日益增强,走过两三年后,他已经有了一个坚强的体魄。每当有人描述他时,都会提到他那结实的肌肉和皮肤黝黑的外表,那时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
然而,在这孤独的旅程中,潘德明时常感到寂寞。在漫长的孤单旅途中,他不得不时常与自己对话,或在夜晚感到害怕时,唱歌给自己壮胆。正是那股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走到了最后。每当他回想起出发时的誓言——“雪东亚病夫之耻”,心中的热血便涌动不已。
潘德明在旅行过程中始终牢记着自己来自中国,他的开场白几乎每次都是:“我是来自中国的潘德明,正在用步行或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经过贵国,望多多关照。”他在旅途中的每一站,都能找到侨胞,看到他们为生活漂泊四方,遭受外国人冷眼和侮辱。他与侨胞们的交往让他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强大,侨胞才能够得到尊严和尊重。
他还在世界各地宣讲祖国的现状,将中国的苦难与灾难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在讲述中国人民的抗争时,他常常和侨胞们一同落泪。在每一次艰难困苦中,潘德明感受到了侨胞们的温情与坚韧。他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相信国家的强盛终将到来。
在这8年的环球旅行中,潘德明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个人梦想,也为中国争得了尊严,结识了无数名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他的《名人留墨集》上,包含了如甘地、尼赫鲁、凯末尔将军等世界名人的亲笔签名和题词。
他在希腊的奥林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