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尔那茜造假事件终于得到了官方的确认,这一消息无疑引爆了舆论风暴,事态愈发严重。
说起近期网络上的热点话题,“那尔那茜”这个名字必然榜上有名。原本是备受关注的演员,却在一次采访中无意中透露了关键细节,自己声称是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剧团工作。
这一爆料迅速引发网友热议,纷纷质疑她是否利用政策漏洞,非法占用了本应属于他人的名额。
终于,内蒙古自治区在6月21日晚间发布了官方核查通报,态度严正。通报内容令人震惊: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问题确凿且严重。
据腾讯新闻6月21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联合工作组公布了详细调查结果。通报指出,那尔那茜生于1989年12月,1990年2月随父亲在呼和浩特落户,2011年11月户口迁出内蒙古。
2008年高考报名时,她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学城镇应届生”的身份参加考试,但调查发现,她从未在呼和浩特第八中学注册过学籍,更未在该校就读。
按照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的高考政策,考生必须同时满足“户口在内蒙古”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的双重条件。虽然她户口属内蒙古,但其学籍造假,明显违反规定。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样的造假行为竟然通过了当年的审核流程,暴露出审核机制的严重漏洞。
网易新闻6月21日的报道还披露了那尔那茜的真实高考成绩:文化课449分(文科),专业课87分(满分100分)。通报同时澄清,网络上流传的她高考只得179分的说法为虚假信息。
然而,这一澄清并未能洗清她材料造假的事实。
关于定向委培项目,通报中也做了详尽说明。2007年11月,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领导小组与上海戏剧学院签订协议,在上戏设立内蒙古委培班,旨在培养民族地区艺术人才。
从2007年开始,该项目共招收了12届学生,至2021年终止。那尔那茜正是2008年入学的那一届学生。
根据协议,学生毕业后必须返回内蒙古从事相应工作。2008年6月,她与其他同学签署了委培协议,明确约定毕业后需履行回归工作义务。
但2012年6月毕业时,她不仅未按规定返回内蒙古,反而申请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随后赴挪威攻读硕士学位。
令人震惊的是,内蒙古领导小组竟然批准了她的申请,将证书发放给了她。如今回头看,这一决定显得极不妥当,相关责任人的决策将面临追责。
新京报6月21日的报道特别强调,官方表示“正在进一步深入核查,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对涉事人员严肃问责”,这意味着不仅那尔那茜本人,连带所有涉及审核不严、违规放行的人员都难逃责任。
最后,小编感慨道:演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演技,更需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诚信。
定向委培政策的初衷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然而却被某些人钻了空子,抢占了真正需要帮助考生的宝贵名额。
这对那些来自基层、渴望机会的考生极为不公平,网友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公平竞争应建立在真实实力之上,任何造假和享受特权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都令人难以接受。
目前官方通报已公布,相关调查和处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那尔那茜将承担怎样的责任,相关责任人将受到何种处分,值得社会持续关注。让我们拭目以待后续进展。
信息来源:
《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网友:还有其他的吗?》,腾讯新闻,2025年6月21日
《那尔那茜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内蒙古通报相关核查情况》,网易新闻,2025年6月21日
《官方通报那尔那茜核查情况: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北京日报,2025年6月21日
《官方通报那尔那茜事件:其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正进一步深入核查》,新京报,2025年6月21日
《内蒙古通报那某某茜有关核查情况: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界面新闻,2025年6月21日
《关于近期那尔那茜陷入的争议,我梳理了一下网友质疑的点》,观察者网,2025年6月10日
上一篇:洪湖生态旅游区第四届荷花季开幕
下一篇:最近好看的韩剧 201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