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网络销售市场秩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保障药品质量安全,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了 《关于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的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探索建立适用于本市药品网络经营监管的新方法、新手段,为本市未来三年药品网络监管工作提供科学指引。一起来看政策解读↓
问
《关于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的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答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药品(含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迅速发展,成为公众获取药品的重要渠道。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规范药品网络销售市场秩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保障药品质量安全,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了《行动计划》,探索建立适用于本市药品网络经营监管的新方法、新手段,为本市未来三年药品网络监管工作提供科学指引。
问
《行动计划》起草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
监管为民、服务监管。坚持“四个最严”要求,督促平台和商户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优化监管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在规范中发展,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秩序和公众权益。
技术赋能、数智监管。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手段在药品网络监管中的作用,提升“互联网+监管”水平,推动实现“以网管网”“以快制快”。
线上线下融合监管。通过对线下经营企业的常态化监管,促进线上的合规;通过线上大数据监测评估线下监管质量,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信用监管、风险治理。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度。完善药品网络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守牢药品安全底线。
协同监管、社会共治。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动建立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格局,营造网络销售良好的消费信心。
问
《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行动计划》涵盖四个部分,共计十二项核心任务,系统化推进网络治理体系建设。
第一部分坚持问题导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包括三项任务:(1)加强网络风险预警,智能监测、分析、预测本市药品网络销售风险;(2)落实风险闭环处置,依法采取累进制惩戒措施,有效消除风险隐患;(3)加强监管协同,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凝聚监管合力。
第二部分强化数智监管,提升“以网管网”能力,包括三项任务:(1)激发数据要素应用价值,强化数据的有效归集和分析应用,推进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2)完善药品涉网流通监管系统,提高网络监管的执法效能;(3)优化电子数据取证平台,提升电子数据取证能力。
第三部分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网络监管效能,包括三项任务:(1)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构建“采信、评信、用信”的信用监管闭环机制;(2)提升涉企检查效能,构建“无感监管、有感服务”的高效监管模式;(3)提升网络检查稽查能力,推动药品网络监管骨干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第四部分强化社会共治,形成网络治理新格局,包括三项任务:(1)优化服务监管措施,通过培训、合规指引等措施,引导企业合规经营;(2)推动建立共治联盟,引导平台和商户有效自治;(3)推动社会多方参与,加强法律宣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构建全民共治生态。
问
《行动计划》中“平台”指什么?
答
《行动计划》中“平台”包括《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中涉及的“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中涉及的“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以及《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中涉及的“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平台的管理,在药品网络销售活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是实现药品网络销售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落实平台、商户主体责任,加强平台内部管理,对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的规范和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
《行动计划》对平台管理提出哪些举措以实现健康规范发展?
答
来源:上海药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