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癌症疫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它的出现,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于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通过训练免疫系统来保护身体免受外来入侵者或构成威胁的异常细胞的侵害。主要有两种类型:预防性癌症疫苗和治疗性癌症疫苗。
大多数人对预防性疫苗比较熟悉,它们可以提高身体抵御细菌和病毒等外来入侵者的能力。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HPV疫苗。
而治疗性疫苗,顾名思义,是在癌症发生后进行治疗。这类疫苗通过训练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抵御受损或异常细胞(包括癌细胞)来发挥作用。
治疗性癌症疫苗向免疫系统引入与特定癌症相关的抗原分子,使免疫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并清除癌细胞。这类疫苗通常由特异性抗原与另一种免疫激活剂(佐剂)组合而成。
治疗性癌症疫苗可实现以下功能:
1.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2.清除手术或放疗后残留的癌细胞
3.预防治疗后癌症复发
新抗原疫苗
由于免疫系统旨在攻击身体外来的物质,而癌细胞虽然具有危害性,但来自我们自己的组织。免疫系统将肿瘤识别为“自身的一部分”,因此可能不发动攻击。
但是,肿瘤会因突变而产生独特的靶标,这些被称为“新抗原”的物质,仅由肿瘤细胞表达,而患者体内任何健康细胞均不表达。通过这些独特抗原的呈递,新抗原疫苗有效刺激免疫系统以高特异性识别和消除恶性细胞,从而导致肿瘤消退并诱导持久的免疫记忆。
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就是基于患者自身肿瘤细胞的新抗原信息而定制的疫苗。根据这些新抗原的信息,设计并制备出能够激发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这些新抗原的疫苗。这种疫苗就像是为患者量身定制的“抗癌武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针对性。
个性化新抗原疫苗(PGV001)联合免疫治疗显著增效
2025年5月9日,西奈山医学学院蒂施癌症研究人员在在顶级期刊《Nature Cancer》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NCT03359239),报道了个性化新抗原疫苗PGV001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潜力。
这项Ⅰ期临床试验(NCT03359239)研究结果显示:
辅助治疗组(4例):3例(75%)无复发迹象。
转移性疾病治疗(6例):2例(40%)肿瘤显著缩小,其中1例(GU002)疗两个周期后肝脏转移病灶显著缩小,几乎消失不见,如图所示:
GU002治疗前后多发性肝脏病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比图
1例接受转换维持治疗的患者(GU010)在最后的随访期结束时(39.4个月)仍无疾病迹象,且已停止治疗。
这些结果表明,个性化新抗原疫苗PGV001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在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为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全球多项临床试验正在探索癌症疫苗在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癌种中的应用。
治疗性癌症疫苗面临哪些挑战?
1.免疫抑制微环境
癌细胞会释放抑制免疫反应的分子。即使疫苗能激活免疫细胞,这些细胞也可能无法进入肿瘤区域;即便进入,也可能被迅速压制。
2.免疫逃逸
癌细胞由正常细胞变异而来,对免疫系统而言并不显得具有威胁性,导致免疫系统难以识别攻击目标。
3.特异性抗原筛选困难
若抗原同时存在于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疫苗可能误伤健康组织,引发副作用。因此,寻找癌症特异性抗原至关重要。
4.肿瘤负荷过大
肿瘤体积过大会聚集更多免疫抑制细胞,削弱被激活的免疫细胞的杀伤力。正因如此,疫苗常需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
5.患者免疫状态不佳
老年患者或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尤其是癌症患者)可能对疫苗反应不足,即便免疫细胞接收到信号,也无法发起足够强的攻击。
结语
癌症疫苗的出现就像是在抗癌道路上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个性化癌症疫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可诱导多样化抗肿瘤T细胞库,这对个体癌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价值。尽管目前个性化癌症疫苗的疗效和成功案例仍不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T细胞疗法那样显著,但相关研究正在不断取得突破,推动癌症疫苗制剂和制备工艺的显著改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将在癌症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佛系90后具体指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