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目前仅次于高血压的第二大慢性疾病,不仅本身危害大,其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失明或死亡。眼科临床上经常碰到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未及时治疗而失明,或反复眼底出血多次玻切手术的病人。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学科带头人许泽骏副院长表示:其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积极的眼科治疗,可以保存视力,保持好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原则:
基础治疗
血糖控制,血压、血脂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比如戒烟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根据眼底情况制定眼科治疗策略
1、非增殖期糖网(NPDR)
轻中度NPDR:无需立即眼科治疗,但是需要每6--1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以控制代谢指标为主。
重度NPDR:每3-6个月密切监测,可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PDR)或抗VEGF治疗(尤其存在黄斑水肿时)。
2、糖尿病黄斑水肿(DME)
一线治疗:抗VEGF药物;对于局部缺血严重、抗VEGF效果不佳者,可以黄斑局部或者格栅光凝。
二线选择:糖皮质激素,在玻璃体腔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适用于顽固性水肿或炎症明显患者。
3.增殖期糖网(PDR)
全视网膜光凝(PRP):破坏缺血区域,减少新生血管生成,也可减少抗VEGF次数。
抗VEGF药物:用于活动性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或术前准备。
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积血不吸收、牵拉网脱、黄斑前膜等。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严重玻璃体积血、牵拉网脱、进展性纤维血管增殖、黄斑前膜等。
随访及监测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每年一次眼底检查
轻度NPDR:每6--12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中重度NPDR:每1-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增殖期DR:对于已经施行全视网膜光凝(PRP)或玻切手术后的病人,需要定期眼底检查(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血流OCT等),以判断有无缺血和新生血管的存在,及时干预,减少再次玻璃体积血。
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反复多次出血而进行多次玻切手术,大多为术后没有定期复查、未及时发现隐患所导致的。
因此,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许泽骏副院长提醒广大患者,对于轻度糖网患者(或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视力无异常,患者无不适,建议每年一次眼底检查;对于中度糖网患者,患者有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等症状,建议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必要时进行眼底激光或注药治疗;对于重度糖网患者,已出现明显视力障碍或已行眼底激光或玻切手术后,仍需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或遵医生医嘱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