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帕金森的发生和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脏腑功能衰退密切相关。虽然它的出现比较隐蔽,但很多时候都和我们的生活习惯、身体状态有关,了解这些原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调理。
年龄增长导致的肝肾亏虚是重要原因。中医认为 “肝主筋,肾主骨生髓”,随着年龄增长,肝肾之气逐渐衰退,筋骨得不到充分滋养,就容易出现肢体僵硬、活动不灵活的情况。就像机器用久了会磨损一样,身体器官功能减弱,就可能引发身体震颤、行动迟缓等问题。
长期情绪不畅影响气血运行也会埋下隐患。经常思虑过多、精神紧张或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会让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中医称之为 “气滞血瘀”。这些淤堵会影响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时间久了可能导致肢体活动不协调,出现手抖、动作变慢等现象。
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更易受影响。平时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或者大病之后身体没有完全恢复,会让气血生成不足。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滋养筋脉,就容易出现肢体无力、活动时肌肉发紧的感觉,这也是帕金森常见的身体表现。
环境因素和不良习惯也有影响。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身体容易受到 “湿邪”“寒邪” 侵袭,阻碍气血流通;另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加速身体机能衰退,让肝肾负担加重,增加出现肢体不适的可能性。
中医认为帕金森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和身体长期的失衡状态有关。平时注意养护肝肾,保持情绪稳定,养成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温和的活动,能帮助身体维持阴阳平衡,减少身体机能衰退带来的不适。
下一篇:采购如何拿回扣最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