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6日电(伍排勇 朱春悦)近年来,随着民宿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不少乡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民族文化纷纷投资建设乡村民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最近以来,位于汶川县?州镇克枯村高半山的民宿旅游也迎来了客流高峰,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归隐民宿。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我们民宿现在是采取租用集体经济的房屋来经营,每年能给我们村集体每年带动收益是11万元左右。”7月14日,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走进灞州镇克枯村高半山,在蓝天白云间,一座藏羌风情的民宿依山而建,玻璃栈道,木质结构的森林小木屋与青山相映成趣。田地间,休闲茶吧、柴火鸡等特色餐饮与自然交融。克枯村归隐民宿主理人孙丹介绍,目前归隐民宿共有10个房间,能带动游客入住20-30人,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5名村民就近就业。
近年来,克枯村围绕康养避暑主题,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以发展民宿产业为支点,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成功打造归隐精品旅游民宿,改写了高半山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中,书写出高半山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随着暑期旅游和高温天气的到来,归隐民宿迎来了客流高峰,不少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
随着高半山民宿产业的发展,不少村民也看到了发展前景,返乡创业青年张鹏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如今看到村里的发展,他也回到了家乡,开始学习民宿的经营管理,下一步也准备将家里的房屋进行改造提升,发展民宿经营。
?州镇克枯村高半山曾是汶川偏远山区的典型代表,当地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等制约着村里的发展。近年来,在省级对口帮扶部门和汶川县委、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大手笔”投入,不仅新建了旅游配套设施,还提升了通村路网,并将闲置的村集体资源与村民的农房进行改造,打造出兼具居住功能与文化体验的特色民宿。这种“民宿+文化体验”的模式,让游客从“住一晚”变成“留几天”,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至2天以上。(完)
上一篇:怎么知英语中的重读音还是非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