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我国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无声无息损害我们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隐形杀手”,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受损等问题,高血压都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积极尽早地控制好血压,是降低高血压对身体多个靶向器官造成危害的重中之重。
降压药物治疗,限盐减重,加强运动等方式,都有助于调理控制升高的血压,而营养素的摄入,在高血压管理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早众多的营养素中,有两个维生素营养因其在血管健康和血压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中药的营养素——维生素D和维生素K,以及它们在血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维生素D:阳光维生素也是血管守护者
维生素D大家都不会陌生,很多朋友知道它是一种人体在日光照射下,皮肤会自然合成的一种维生素,同时也是对骨骼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种维生素。但近20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个“阳光维生素”还在心血管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D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多个环节对我们的血压起到调控作用。但其核心机制主要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起效,这个作用靶点也是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的作用靶点。RASS过度激活,会导致水钠潴留、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科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一种天然的RASS抑制剂,能够一直肾素的基因表达,通过下调肾素的产生,维生素D改善了该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有助于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相关动物试验表明,对小鼠敲除维生素D受体基因后,小鼠血液中的肾素水平会显著升高,均会发展为高血压。
因此,对于缺乏维生素D的朋友来说,可能这部分朋友的高血压问题,会更加难以控制,而合理的补足维生素D,对于加强降压,加强血压控制稳定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降低血压之外,维生素D还从多种途径发挥维护血管内皮健康的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最内层,它能产生一氧化氮(NO),这是一种强大的血管舒张因子。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促进血管舒张。
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特性,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重要推手,补充维生素D可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
总体而言,对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高血压患者,纠正其维生素D水平至正常范围,可能作为综合降压干预措施的有益辅助。但对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群,额外超量补充维生素D以降压的证据尚不充分。
维生素K:动脉钙化的防护盾
维生素K,尤其是维生素K2,也是近年来心血管健康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它虽然不像维生素D那样直接作用于RAAS系统,但它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调控钙的去向来保护血管,间接为血压稳定贡献力量。
很多老年高血压朋友,都有血管钙化的问题,这种钙化是由于钙盐在血管壁上异常沉积造成的。钙化的血管会更加僵硬,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也会进一步增大,其心脏泵血的压力和越大,血压也会进一步升高,更加难以控制。
而维生素K能够有助于将血液中的钙转移并沉淀到骨骼和牙齿中,促进骨骼健康的同时,也减少了血管内皮上钙质的异常沉积。维生素K还能够激活Gla蛋白的活性,使其结合并清除血管壁上沉积的钙质,减少血管钙化的风险。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缺乏维生素K,血液中的钙质转运会受阻,负责清除血管沉积钙质的蛋白活性也会降低,也就加大血管钙化,血压升高的风险。
在著名的“鹿特丹研究”(Rotterdam Study)中,对数千名中老年人进行了长期跟踪,结果发现,膳食中维生素K2摄入量较高的人群,其严重主动脉钙化的发生率降低了52%,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了57%。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首次有力地揭示了维生素K2与心血管健康的密切关联。
在另一项为期三年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健康的绝经期女性,每日补充180微克维生素K2(MK-7形式)后性,其动脉僵硬度出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而安慰剂组的动脉硬化则出现了进一步的进展加重。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和伴有血管钙化风险的患者,维持充足的维生素K水平,对于保护靶器官、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
需要进一步为大家说明的是,维生素D与维生素K在心血管健康中,并非孤军作战,它们是一对好搭档,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浓度,而维生素K则正确引导血液中的钙质到骨骼,避免钙质在血管内部的异常沉积,减少了潜在的血管钙化风险。
简单来说,就是维生素D负责“补钙”,维生素K则负责“钙的精准导航”,确保钙去该去的地方(骨骼),而不是不该去的地方(血管)。同时补充这两种维生素,被认为是对于加强血压调控,保护血管健康更安全、更有效的策略。
科学补充建议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建议可以首先通过血液检测了解自己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而维生素K的缺乏评估相对困难,通常可以请专业人士基于饮食情况和风险因素评估。
对于这两种维生素的补充来说,我们首先还是要强调天然的补充方式,而非服用补充剂。晒太阳能够有助于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每周3-4次,每次暴露手臂、腿部皮肤15-20分钟(避开正午暴晒)即可合成足量维生素D。
饮食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吃富含脂肪的鱼类(如三文鱼、鲭鱼、金枪鱼)、动物肝脏、蛋黄、以及维生素D强化牛奶、酸奶和谷物等进行补充。
对于维生素K的补充来说,维生素K1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中,如菠菜、羽衣甘蓝、西兰花、生菜等,都富含这种维生素;而维生素K2则主要由肠道细菌合成或存在于发酵食品和动物制品中,如纳豆(含量极高)、奶酪(特别是硬质奶酪)、酸菜、蛋黄、肝脏、黄油等。
如果确诊缺乏或处于高风险中(如老年人、肥胖者、日照不足者、吸收不良患者),可在专业指导下使用补充剂。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600 IU(10-15微克),老年人推荐600-800 IU。维生素K的适宜摄入量约为80-120微克/天。治疗性补充的剂量,可结合实际遵医嘱确定。
感谢大家的悉心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健康中国,你我共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