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克孜勒加尔村,湖天一色、绿树环抱,游人漫步岸边,尽享嬉水垂钓乐趣。
回望过去,这里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克孜勒加尔村虽依山傍水,但基础设施落后。当全域旅游的东风拂过江河湖海,村庄自带的吸引力被唤醒,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阶段。
村庄变景区、民房变民宿、乡村美食变旅游特产,村庄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旅游宝藏”。
克孜勒加尔村先是成为当地第一张“渔业旅游名片”,继而上榜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接下来,新的身份标签接踵而至。
2023年新疆休闲农业精品农庄(园)名单中,布尔津县鸿泰渔业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该公司就是七里滩渔村的经营方);2024年新疆文化馆授牌的“农民画基地”中,克孜勒加尔村坐拥一席……
布尔津县多个乡村也紧跟市场趋势,着力打造四季旅游目的地。
6月中旬,布尔津也拉曼优佳民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这标志着窝依莫克镇也拉曼村的乡村旅游迈入规范化、公司化运营新阶段。
这里是美食天地,包尔萨克、奶疙瘩、手抓肉等额河美食应有尽有;这里是采摘乐园,葡萄、苹果、草莓等本地水果香甜可口;这里还是现实版的“我的阿勒泰”,赛马、刁羊、姑娘追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
眼下,也拉曼村通过“公司+农户”的渠道,培养出了更多的乡村旅游业态。
“今年,我们推出乡村集市。每月3日、13日和23日为赶集日。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都可以来集市上感受‘乡村烟火’。集市上有农家小院里种的有机蔬菜,也有牧民自己做的酸奶和糕点。”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慕容哲说。
乡村旅游正经历从“单一观光”到“多元体验”的深度转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承载着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借助政策优势和发展脚步,布尔津县的乡村旅游也呈现出了蓬勃生机。
在山水林间采摘徒步、在农家小院中体验民俗文化、在土灶旁品尝本地食材……当地通过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将传统乡村升级为集采摘、观光、休闲、研学于一体的旅游业态。
民宿管家、乡村乐队、牧民摄影师……形形色色的旅游新职业出现在田野阡陌。他们既可以为游客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又可以为游客推介本地人熟悉的小众景点与风味小吃,让游客在旅途中邂逅不一样的风景。
在布尔津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武雷看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正凭借其独特文化体验、丰富的旅游业态,深受游客喜爱。我们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突破口,为游客们带来独属于‘童话布尔津’的田园生活。”
(文/黄鸟 胡艳菊)
上一篇:女生节,华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下一篇:不朽凡人,符豪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