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年朋友在体检时发现“血脂高”,尤其是报告上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这个LDL-C常被称为“坏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它更容易升高。别担心,了解它并科学管理是关键。
“坏胆固醇”有啥危害?
LDL-C过高时,会像“垃圾”一样沉积在血管壁内,逐渐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变硬(动脉粥样硬化)。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导致了所谓的“坏胆固醇”之名。因此,控制LDL-C水平对老年人预防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如何知道我的LDL-C高不高?目标是多少?
定期体检:血脂检测是常规体检项目,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项数值。
目标因人而异:不能只看化验单上的“正常范围”,医生会根据您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冠心病、糖尿病、中风史、高血压、吸烟等) 评估风险等级,设定个体化的目标值:
超/极高危:目标<1.4 或 1.8 mmol/L。
高危:目标<2.6 mmol/L。
中/低危:目标<3.4 mmol/L。
超过目标值,就需要干预。
老年人如何管理高LDL-C?
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
饮食注意事项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海鱼、坚果(富含纤维、植物甾醇、健康脂肪)。
动起来
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
戒烟限酒
必须戒烟,限制饮酒。
药物治疗(遵医嘱)
首选他汀类药物。它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效果明确。大部分老年患者耐受良好。
若单用他汀不达标,医生可能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或选用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英克司兰等新型注射药强效降脂,副作用少)。
75岁以上老人用药需特别谨慎,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