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辉映宝塔中——敦煌当代美术馆年度大展“登临出世界”圆满启幕!
创始人
2025-07-20 00:26:20
0

敦煌当代美术馆2025年度大展“登临出世界”(TA: Higher Heights)已于7月18日正式启幕,展期持续至2026年3月20日。本次展览由敦煌当代美术馆携手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汇集甘肃简牍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瓜州县博物馆、重庆宝林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的珍贵藏品,并与大英图书馆、IDP国际敦煌项目等海内外平台展开合作。

展览以“塔”为探究焦点,围绕“空间、仪式、文学”三大关键词,依循古丝绸之路,汇聚了自东汉至元代跨越千年的20余件珍贵文物,以及来自20余位当代创作者的精彩佳作,从历史现场、建筑式样、文学意象与视觉艺术等多学科视角,展开对塔的多元观察与理解。

开幕式当天,敦煌当代美术馆馆长杜晨艳、甘肃省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主任白雪、杨浦科创集团董事长郑岳肖分别致辞,回顾展览筹备过程,展望文化合作新局。随后,敦煌当代副馆长刘畅与汉仪字库首席运营官马忆原共同发布“汉仪敦煌”字体,并举行揭幕仪式。现场特别向参与美术馆筹建与项目共建的机构代表颁发证书,致谢各方支持。随后,展览合作机构与艺术家代表共同登台,为展览揭幕。

敦煌当代美术馆创办于2024年,以敦煌文化为基因,致力于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与展览实践,挖掘并重构丝绸之路文化在当代的思想价值。“登临出世界”是继开馆大展“境象敦煌”后,敦煌当代再度携手国内外文博机构,续写学术和艺术交流。

敦煌当代美术馆馆长杜晨艳表示:“敦煌当代此次与甘肃省博物馆联袂主办展览,是加深与文博机构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敦煌当代致力于促进跨地区文化交流,既为上海的观众千里传送来自丝绸之路的历史瑰宝,也为文博研究、展陈展示与当代艺术实践的融合提供新语境和新思路。”

“登临出世界”展览现场

五大展览章节:观展如登塔

塔,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其形态与意涵在文化与技术的碰撞中发展变革。从古代印度佛教信徒结合墓葬与纪念佛成道处的“窣堵坡”(stupa)砖石结构覆钵塔,到其后衍生出的“塔庙窟”。再到传入中国后与“仙人好楼居”的文化传统、高台式布局与木结构建筑传统结合而生的中国佛塔(pagoda)。直至现当代世界,建筑师与艺术家继续利用新的材料结构与视觉技术,不断构建出高耸的地标与符号。

《块块塔》,张子岳,2025年,镀锌圆管及配件、镀锌钢板灯箱,2640 × 3740 mm。

这些塔的流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在展览中沿着“浮图、塔林、天宫、地宫、世界之轴”五大章节循序展开。

“登临出世界”策展团队写道:“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进入同一座不同的塔:在作家笔下,涌现的经验、情感与思辨的塔;在历史学者的研究中,显现的作为历史场域和文明互鉴的塔;在建筑学者实地考察时,看见的营造方式不断流变的塔;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里,那些被挪用、重构并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对话的塔……”由此,对应塔的建筑构成与象征维度,展览也仿若一座宝塔,邀请观者登临其中,探寻塔的开放意义。

《光锥》,张佳晶,2023年,亚克力、胶片、LED光源,600 × 600 × 320 mm。

古今绵延: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此次展出的文物类型非常丰富,包括车马仪仗器、石造像塔、绘画、经卷、金银器、陶塑与碑刻等。其中每一件,几乎都有与之对应的当代创作启发跨时空的联结与想象。

例如,在“浮图”一章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郑靖以《映心》回应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宝塔心经》。作为唐代敦煌遗书中的代表性图文文献,《宝塔心经》现藏于大英图书馆,其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塔形结构书写,全文布局仿佛一座楼阁式塔,分为塔座、塔身与塔顶三部分。书法与图像交织出了一种可“行走”的视觉逻辑。而郑靖通过光影媒介的位移,想象《宝塔心经》写经成塔的精神空间,以绕塔仪式回应千年前佛教徒的纸上行走。值得一提的是,《映心》所采用的字体“汉仪敦煌当代隶楷”由敦煌当代美术馆和汉仪字库联合开发,数字敦煌字库项目支持。

《映心》,郑靖,2025年,金属激光切割、烤漆、LED机械结构,2700 × 2700 × 4700 mm。

又如,在“塔林”一章中,艺术家林舒拍摄的定州开元寺塔、泛舟禅师塔等影像之塔,与文物陈列柜中的实物之塔彼此观照。自2017年以来,林舒已遍访八十余座佛塔,将身体感知与影像捕捉结合。作为信仰的象征与精神性的外化实体,佛塔与他理想中摄影所应具备的纯粹与深邃不谋而合。他在塔中看见建筑、宗教、传统艺术与个人经验的交汇点,也找到了与内在自我的对话路径。

《塔》,林舒,2017–2025年,艺术微喷,多种尺寸。

而作为唐初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瓜州县博物馆镇馆之宝《象牙造像》是值得仔细品赏的一座实物宝塔。它以整块象牙浮雕成书页之状,合掌对开,外部浮雕“乘象投胎”,内部雕刻缜密,讲述佛陀从诞生至涅槃的生平故事。一象一世界,一盒千象,279位人物细如毫发。其传奇的流传经历,更被指“非太平盛世不使象牙佛出世”。它原藏于榆林窟,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本次展出的是由北京工艺美术研究院象牙雕刻大师赵德兴于1984年依原件复制的唯一作品。

《象牙造像》(复制),唐代(公元618—907年),象牙、金属合扣,高 15.9 cm,合拢厚 3.5 cm。出土于瓜州榆林窟,现藏于瓜州县博物馆。图源:新甘肃。

文学创作者们则以文字为砖石,构筑起意象纷呈的“文心之塔”。作家马伯庸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了诗作《庆州白塔咏》,回应家乡赤峰的地景记忆与精神意象;策展团队特邀书法家鲁大东,以书法与篆刻再造此诗,提示观者对于文字的视觉阅读路径。

《庆州白塔咏》,马伯庸(作)、鲁大东(书),2025年,影像,1分09秒。

此外,多媒体艺术团队Funes以《登临送目》为题,将大量唐代佛塔珍贵的高空视角数据转化为观展体验,让如今因保护文物、无法亲身登塔的观众也能“登高远望”,一瞰塔周的山水格局。

《登临送目》,Funes,2025年,AR影像、3D打印,多种尺寸。摄影:王可达 @Funes

艺术家邬建安的雕塑《白日梦的森林》受汉代摇钱树的启发,巧妙呼应着从重庆宝林博物馆远道而来的东汉摇钱树。

《白日梦的森林》,邬建安,2006年,黄铜,4830 × 1800 mm。

而艺术家梁绍基的《天庭》则构建起一处庄严的仪式现场,借鉴蚕体丝腺,融合仿生、建筑与宗教意象,唤起对生命存在的深层感知。

《天庭》,梁绍基,2013–2018年,蚕丝、铁刺、蚕茧、PC耐力板。丝光柱尺寸:展厅高度(h)× 灯箱宽度 × 厚度(丝片 750.5 × 80.2 cm);金字塔尺寸(各 1 件):236 × 125 × 125 cm,143 × 81 × 81 cm。

从敦煌归来:敦煌当代国际艺术驻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参与2025年春季敦煌国际艺术驻地的两位艺术家——侯雨岑与张翀,以及一位建筑师张佳晶,从敦煌的壁画图像、建筑意象与历史文献中汲取灵感,在此次展览中呈现他们在敦煌驻留期间的在地回应。

针织艺术家侯雨岑以编织为方法,构成由金属缠绕而成的装置《网中千相》,呼应人与人之间复杂而敏感的连接状态,在结构张力中呈现个体与群体、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微妙关系。

《网中千相》,侯雨岑,2025年,金属丝、不锈钢、动态灯光,180 × 180 × 200 cm。

张翀则围绕壁画图像与历史叙事展开实验,融合华盖与圆光意象,将佛教哲思与现代媒介语言交织,以动态装置《大雁》构建一场关于“相”的视觉禅辩。

《大雁》,张翀,2025年,纸伞、染料、铜、木、马达、树脂、丙烯、履带、塑钢土、轴承、丝杆、竹签,210 × 236 × 145 cm。

建筑师张佳晶以本次展览的空间设计实践,回应丝路之上的建筑文化遗产。他以塔窟为概念,通过空间形制、参展作品与图像叙事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立体档案,不仅为观众提供了震撼的视觉经验,更希望邀请观众从物理空间走向时间维度的哲学思考。

“登临出世界”展览现场图

作为首个系统聚焦“塔”在历史、建筑与当代表达中多重意义的专题性展览,“登临出世界”汇通考古文献与当代艺术实践,构筑一座多维叙事之塔。我们诚邀观众登临其上,于高处照见世界的深远,于登临中回望自身的尺度。

关于敦煌当代美术馆

敦煌当代美术馆于2024年在上海杨浦长阳创谷落成,以敦煌文化为基因,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转译与全球传播。自成立以来,美术馆持续关注敦煌文化在丝绸之路历史语境中的多元呈现,致力于通过跨学科研究与展览实践,挖掘并重构丝路文明在当代的思想价值。作为国际艺术平台,敦煌当代美术馆不仅限于展览呈现,通过公共教育与国际交流,推动敦煌文化的全球传播。

关于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坐落于金城兰州、母亲河畔,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珍贵文化遗存,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馆藏珍贵文物8.6万余件(套),藏品特色鲜明,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独具特色。目前,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红色甘肃——走向1949》五个基本陈列,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甘肃省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荣获甘肃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关于敦煌国际艺术驻地

敦煌当代国际艺术驻地,由敦煌当代美术馆与敦煌文旅集团联合发起,敦煌碧玥酒店为2025年度特别支持机构。项目致力于推动敦煌文化与艺术生态的发展,呈现人类丰富多元的艺术与思想世界。本项目定期招募或邀请艺术家、策展人、研究者前往敦煌驻地,通过跨文化交流,深入了解敦煌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创作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灵感。

正在展出

登临出世界 |TA: Higher Heights

展期:2025年7月18日 — 2026年3月20日

地址:敦煌当代美术馆,上海市杨浦区长阳创谷南三号楼

学术主持:巫鸿

学术顾问:林伟正、范白丁

出品人、总策划:杜晨艳

联合出品人:班睿

策展团队:白雪、刘畅、徐缓之、周真如

参展艺术家(以首字母拼音排列):

btr、班宇、Funes、韩今谅、侯雨岑、Isa Melsheimer(德国)、梁绍基、刘毅、鲁大东、林舒、马伯庸、马良、邬建安、王子耕、殷漪、于朕、郑靖、郑闻卿、周真如、张佳晶、张子岳、张翀

主办机构: 敦煌当代美术馆、甘肃省博物馆

协办机构: 甘肃简牍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瓜州县博物馆、重庆宝林博物馆

特别支持: 大英图书馆、IDP国际敦煌项目、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艺术工程与科技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乔斯林·沃尔夫画廊、香格纳画廊、义乌春及草庐美术馆、PILLS工作室

空间设计:高目建筑

平面设计:一千遍

媒体公关:灵庐

摄影:织梦家

设计:墨野

敦煌当代美术馆展览团队:

馆长:杜晨艳

副馆长:刘畅

展览统筹:朱雪莲

展览总监:宋兮

执行策展:赵乐陶 陈嘉仪

研究员:王奕

公教拓展:李晓岚

展览执行:杨仕聃

行政助理:衡悦

媒体执行:徐千一 于文卓

实习生:陆明洲 黄舒静 成宜轩 田婉清 陈思玮 刘姝婵 余俊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母亲抱着孩子跳河身亡,是什么让... 母亲抱着孩子跳河身亡,是什么让她如此绝望当生活没有了希望,死亡便是一种解脱,但是我不能理解那母亲的想...
今天让宝宝自己坐在床上 今天让宝宝自己坐在床上今天让宝宝自己坐在床上,一下没注意她直接后仰摔在硬板床上,会不会摔了后脑勺,不...
爱一个人爱得好辛苦,该怎么办? 爱一个人爱得好辛苦,该怎么办?好累。爱一个人爱的辛苦。要么是你不是真正爱她,要么是他不爱你。如果是这...
怎么知道这种鸟的名字 怎么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偶发现了一只小鸟,毛色有些发绿,将近十公分,请问偶该去哪里问问这种鸟是什麽鸟、吃...
为什么大连那么多文化传播公司 为什么大连那么多文化传播公司据说大连文化传播公司有600多家.忽悠居多基本都是骗人的,你要去的话还是...
带百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百字的成语有哪些百步穿杨、百般奉承、百弊丛生、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川归海、百...
谁知道有没有女主角武功很高的电... 谁知道有没有女主角武功很高的电视剧啊,谢谢了【甘十九妹】【大唐双龙传】师妃暄武功很高 林峰 吴...
让这世界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 让这世界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现在就有秩序啊,不过是高位者制订的,如果你想要你所谓的秩序,,那就全世界...
一个男人害怕失去你,才会有这三... 杨绛先生说,真正爱一个人,从来都不是要求对方,按着你想象的模样迎合你,而是尊重和守住对方原有的样子。...
求日文翻译 求日文翻译是否是人名?あいりみく翻译中文是?みく未来、未久、美红、美玖、満空。。。是人名,汉字有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