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8日讯(通讯员 谢丽芳 谢圳海)近日,陈姥姥到永州市蓝山县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肿瘤微创介入科复诊时,笑容满面地和医生聊起近期生活,精神状态让周围人难以相信她曾是晚期癌症患者。
2024年2月,家住永州蓝山县塔峰镇的63岁患者陈姥姥,因右侧胸背部剧痛就诊蓝山县中心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右肺40毫米×37毫米恶性肿瘤伴胸壁45毫米×60毫米转移灶,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诊断,让这个家庭瞬间被阴霾笼罩。晚期肺癌带来的剧痛,让老人饱受折磨,家属更是焦虑万分。
转机始于2024年3月初基因检测后的精准施策。该院消化内科肿瘤微创介入科主任董忠山、肿瘤学术副主任陈小英带领团队,由主管医师谢圳海全程跟进,结合检查数据反复研判病情,最终锁定突变靶点,量身定制了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短短2个月,奇迹悄然发生:老人疼痛缓解、行动如常,春节时亲友探望,无不惊叹“她简直像换了个人”,更感慨“家门口的医院真能治大病”。
2024年6月,治疗效果持续巩固好转。2025年2月复查显示,陈姥姥肺部肿瘤已缩小至14毫米×10毫米,胸壁病灶仅剩14毫米×3毫米,影像中病灶近乎“隐形”。这份疗效的取得,离不开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作为基层医院,该院始终以“大病不出县”为目标,通过引进靶向治疗等精准技术,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规范救治。这既得益于医学科技的进步,更凝聚着团队对诊疗规范的坚守与对生命的敬畏。
来源:大众卫生报
上一篇:起点币消失了
下一篇:《爷爷变成了幽灵》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