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阿育王塔
在忻州的山川之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水墨长卷勾勒出优美的线条,呈现出“太行忻路墨韵扬”的盛景。踏上这条公路,宛如开启了一场与自然、历史深度对话的穿越之旅。千年古县代州,是古时交通发达的“旱码头”,如今借势旅游公路的建设,经济发展节节高,乡村振兴谱新篇。走进千年“雁门郡”,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如今的荣耀。
耀眼光环让人刮目相看
代县历史悠久,梁思成先生曾称赞其为“一座规划得极好的城市”。这里是“胡服骑射”的实践地、“和亲政策”的起源地、“雁门之变”的发生地、“克用复唐”的起兵地、“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这里被誉为“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历来为中原通往漠北的必经要道和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是连贯东西、沟通南北的大通道,素有“旱码头”之称。
正因为有着如此的耀眼光环,所以代县还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宝库。很难想象,一座县城却拥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444处。此外,代县的峨口挠阁、雁门民居营造技艺、黄酒酿造技艺、上阳花社火、面塑等在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上也是榜上有名;古建、泥塑、木雕、砖雕、书法、剪纸、农民画、戏曲等文化艺术则是异彩纷呈。
值得一提的是,代县的古建筑未被圈在栏杆内,而是与当地民居融为一体,充满烟火气。难怪代县也被称为“活着的古城”。
古建瑰宝让人大饱眼福
走进代县城内,古建瑰宝让人大饱眼福。其中,边靖楼、阿育王塔和代州文庙是3座国宝级文物。
边靖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坐北向南,由高大的门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木结构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它位于代县古城十字街心,居古代州城的最高点,是用于守望瞭敌、指挥作战的军事建筑。站在顶层,北可望雁门关,南可看滹沱河。它是州府级别的城楼,比山海关靖边楼、嘉峪关关楼高出十多米,堪称“万里长城第一楼”。楼上南北两侧高悬“威震三关”和“声闻四达”匾额。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县政府后院,始建于隋朝,后毁于战火,元代重建,是我国仅存的19座阿育王塔之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基下有地宫,地宫中供奉着佛骨真身舍利。塔身上窄下宽,比例精巧,呈圆锥形,为覆钵式。通体由青砖砌筑,体形硕大而圆润。底座为须弥座,间杂有仰莲花纹、覆莲花纹和重涩(一层一层交叠)混肚,周边雕刻有各种花纹、莲花瓣和梵文,是早期藏式佛塔中的佳作。刹座下围有12根砖雕圆柱,是典型的西方建筑构件,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塔风格,这也是代县阿育王塔的独特之处。梁思成称赞它是“中国现存瓶状塔中比例最好的”。
代州文庙始建于唐朝,现存为明清时期建筑,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大的州级文庙。大殿内的八卦藻井格外值得一看,斗拱繁复,做工精美。文庙东西各建有忠义祠、文昌阁和明伦堂、节孝祠。这些建筑与文庙构成一组宏大的儒学教育建筑群。通过它,不仅可以领略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也能了解古代的学校制度。这座文庙在当地人心中地位极高,主殿后墙上挂满了锦旗,有些抬头直呼“孔老夫子”,让人读来有种穿越感。
古城内还有西门瓮城、武庙、城隍庙、将军庙、州衙等古建遗存都值得细细品味。在古城内行走,常能看到老人们坐在古建前聊着天,不远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千百年的文化就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
关城联动让优势得以互补
雁门关是代县的标志性景点,位于代县县城西北20余公里处,是中原通往北方的门户,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万里长城十三关,雁门关战事最多。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10世纪至上个世纪,发生在这附近的战斗达千余次。战国时期,名将李牧在这里鏖战;汉时,卫青、霍去病多次从这里出塞;抗战时期,129师在这里伏击日军。和平时期,雁门关成为商埠,关隘下大青石上深深的车辙,讲述着商贸往来的故事。
雁门关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代州古城则拥有众多的古建瑰宝、丰富的民俗非遗和质朴的人文情怀,二者在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特色上相互呼应,具有天然的联动发展优势。
“关城联动”是代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主要以雁门关景区为龙头,联动代州古城景区等周边景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打造“晨登雁门关,夜宿代州城”IP及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此外,代县还推动“三关联动”,加强与宁武、偏关两县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如今,雁门关景区与代州古城景区已经形成“高度默契”,在各个重大节假日均推出关城联动活动。今年春节及元宵节期间推出了关城联动 “寻年味集五福”活动;“三八”妇女节推出“致敬她力量,关城联动女性免票游活动及文艺演出活动”;清明假期推出“萌娃十二花神巡游、杨氏祭祖大典活动”;五一假期,“哪吒天团”空降雁门关及代州古城,瞬间成为最靓“明星”,人气爆棚;端午假期,推出背诵《离骚》免门票活动,游客参与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在历史文化名城感受到了文化的价值。
“关城联动”带动了代县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为代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旅发展让资源变为经济
近年来,代县立足自身优势,致力于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锚定构筑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实施代州美食、特色民宿、基础配套、景区提升、文物活化、文创开发、非遗展演、人才培育、品牌打造“九个方面”项目,积极打造“全国知名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品牌,全力推动代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代县总投资26亿元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展览展示为一体的黄酒酒堡、雁门王黄酒厂计划今年投入使用;代州古城游客接待中心、代州古城游客集散中心、非遗主题展示西城服务中心、古城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投入运行;代州衙署展陈、古城亮化等项目正稳步推进中;总投资2600万元的忻州市雁门关白草口长城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和总投资923万元的明长城“凤回头”保护修缮项目业已完工……
乡村旅游焕发活力,磨坊乡新城村和枣林镇鹿蹄涧村这两个省级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以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上馆镇橙草沟村借力 “一乡(镇)一品、一村一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润明饼业”“代州人家酒业”等特色品牌,带动户均年增收15000元。
来源:山西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