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身体耐受力,还悄然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中医认为,夏季与心相应,而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时节作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容易导致人体心火旺盛,进而影响情绪稳定,出现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无精打采等“情绪中暑”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预防“情绪中暑”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建议从清热解暑、清心养心、健脾祛湿等方面入手,配合适度运动和饮食调养,帮助我们安然度过酷暑。
01
清热解暑 驱散夏日燥热
高温天气,人体容易出现内热现象,表现为口渴、多汗、心烦等症状。中医推荐菊花茶、薄荷茶等具有清热功效的饮品,不仅能降温解暑,还能舒缓紧张的情绪。此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也是夏季清热解暑的佳品。
02
清心养心 寻觅内心宁静
高温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情绪波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安则神定。因此,大暑时节,用清心养心的方法来维持情绪稳定非常重要。中医建议,人们可以选择静坐冥想、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方式来调整呼吸,平静心情。
人们还可以服用莲子心、百合等具有清心安神作用的中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因炎热引起的烦躁不安。
03
健脾祛湿 抵御湿邪侵袭
大暑时节,湿气较重,容易影响人体脾胃功能,导致人们出现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气过重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健脾祛湿是提高食欲的关键。常用的健脾祛湿的中药有薏苡仁、芡实、山药等。大暑时节,推荐人们食用山药薏仁芡实粥。
04
适度运动 唤醒生命律动
虽然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但是人们要坚持适度运动。中医讲究“动则生阳”,坚持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舒缓压力和调节情绪。大暑时节,人们应避免在烈日下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间段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既可强身健体,又能舒缓情绪,提高身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此外,运动后,人们要及时补充水分。
05
合理饮食 平衡身心能量
在夏季,人们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苦瓜等,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有效补充因出汗过多而流失的营养。同时,人们可以适当摄入具有滋阴润燥、益气生津功效的药膳,如银耳莲子羹、百合绿豆汤等,以滋补身心,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06
规律作息 稳定情绪基石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预防“情绪中暑”同样重要。人们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身体和心理平衡。
此外,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也是预防情绪波动的重要措施。
总之,大暑时节调整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防“情绪中暑”,让身心在炎热的夏天也能保持清爽和平静。让我们以更加健康的心态,迎接每一个炽热的日子,拥抱生命的每一刻清凉与美好。(本文作者:贾梦丽,供职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