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沈绍功谈糖尿病治疗——提高疗效的7个关键
治疗糖尿病光靠方子不够,还得抓住7个关键,这样疗效才能提上去。
第一个关键:阴阳互根
这是中医的重要原则。简单说,治虚证要从肾入手,比健脾效果好。健脾的药容易让人没胃口(碍胃),而且只能补一个脏腑;补肾不一样,肾有阴阳两套功能,能互相促进(阴阳互根)。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意思是:
- 补阳气时,加点滋阴的药(比如枸杞子、女贞子),效果更好;
- 补阴时,加点温阳的药(比如蛇床子、补骨脂),滋阴效果更明显。
注意:补阳别用附子、肉桂这些温燥药,长期用会伤肾,用温润的药更安全。判断阴虚还是阳虚看舌头:舌苔淡胖是阳虚,舌头瘦红是阴虚,辨证准了再调。
第二个关键:利用脏腑关系(间接治疗)
中医讲五行生克,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学会间接治疗,办法就比别人多。
- 气虚直接补气没效果?试试养心!用当归、首乌、炒枣仁这些养心的药,通过调心来补气(比如心脏病气虚,光用参芪没用,加养心药就有效);
- 肺虚润肺没用?试试通腑!肺和大肠相表里,用全瓜蒌、莱菔子通肠道,能帮润肺;或者泻肝(木火刑金),用黛蛤散、生栀子泻肝火,间接润肺;
- 滋肾没用?试试柔肝(肝肾同源),用当归、白芍;或者宁心,用黄连、炒枣仁,通过调心来滋肾;
- 肺结核空洞?别光润肺,用四君子汤健脾(培土生金),加牡蛎、海蛤壳补钙,血余炭止血,间接让空洞吸收。
别人用一手,你用两手、三手,疗效自然更高。
第三个关键:处理虚实关系
病人很少纯虚或纯实,大多虚实夹杂,记住两句话:
- 先祛邪,后补虚;
- 祛邪时别伤正气,补虚时别留邪气。
比如阴虚夹痰:先祛痰(用温胆汤清热祛痰,别用燥湿药伤阴),痰清了再养阴(用不滋腻的药,避免生痰)。按这个原则,再复杂的虚实问题都能处理。
第四个关键:天时人和
- 人和:医生要注意仪表,态度认真,别开玩笑,让病人信任你(信任了疗效能翻倍);
- 天时地利:用药跟着季节、地域变。夏天少用温阳药(容易上火),冬天少用清热药;北方冷能用温阳药,南方热就多清热祛湿(比如用温胆汤、三仁汤),不然药不对环境,容易出问题。
第五个关键:针灸辅助
针灸能帮着提高疗效(有效率60%-80%),但要注意三点:
- 取穴别太多(减少感染风险);
- 严格消毒;
- 别用化脓灸(避免皮肤感染)。
推荐穴位:关元、中脘、胃俞、丰隆、曲池;耳针取内分泌、胰腺、肾穴(埋豆或皮内针)。
第六个关键:配合降糖中药
有20种中药经药理证实能降糖,辨证时加进去能增效,但别脱离辨证乱加。常用的有:
生地、山药、生薏苡仁、葛根、花粉、知母、生黄芪、玉竹、地骨皮、玄参、赤小豆、人参、黄精、泽泻、五味子、五倍子、芡实、桑寄生、郁金、黑豆。
浮萍适合各种类型糖尿病,可单包用。
提示:文中方法仅供中医参考,非专业人士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