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一个关键策略就是“远交近攻”。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东方的齐国虽然国力雄厚,但并未能摆脱秦国的威胁。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秦始皇派遣使者与齐国建立起了盟友关系。这为后续的扩张奠定了基础,使秦国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逐一征服周边的赵、魏、韩等诸侯国。经过数年的征战,随着战国七雄中的五国相继被秦国吞并,齐国的力量明显处于下风,只能屈服于秦国的统治。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的“远交近攻”策略,确实在这场国家争霸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沙俄的崛起,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借鉴了这一策略。沙俄的历史大致始于公元9世纪,15世纪初则形成了更加稳固的国家体系。自13世纪至15世纪,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受到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不可否认,沙俄在这段历史时期吸取了不少东方的智慧,特别是秦始皇的“远交近攻”策略。
这一策略的核心理念是:对邻国采取强硬手段,毫不手软;而对远方的强大敌人,则采取联合阵营,避免直接冲突。沙俄在实践这一理念时,尤其在面对西方劲敌瑞典时,展现了相当的智慧和策略。
瑞典王国是沙俄在17世纪的主要敌人。那时的瑞典,疆域横跨现今的瑞典、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俄国的卡累利阿与圣彼得堡地区,以及挪威的部分领土,总面积达到110万平方公里。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北欧称霸一时。沙俄为了实现向波罗的海地区进军的目标,必须要先击败这个强敌。然而,整个17世纪,沙俄几乎一直处于瑞典压制的状态。
然而,在1700年,彼得一世决定挑战瑞典。不同于以往的孤军作战,彼得一世意识到,只有联合周围的其他势力,才能打破瑞典的封锁。他迅速与丹麦-挪威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普鲁士等国家形成了反瑞同盟。尽管瑞典在战争初期依旧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但同盟的力量逐渐显示出优势。随着战争的发展,反瑞同盟成员越来越多,甚至英国也加入其中。经过21年的激烈战斗,瑞典王国最终败下阵来。沙俄不仅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量土地,还成功占领了如今的列宁格勒、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地。此战之后,彼得一世被推举为“全俄罗斯的皇帝”,沙俄也由此自封为俄罗斯帝国。
沙俄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关系则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国家直接接壤,且沙俄深知,欲拓展国土,最终不可避免地会与波兰立陶宛发生冲突。波兰立陶宛联邦由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联合组成,在17世纪初达到了巅峰,甚至一度攻占了莫斯科,直到1612年才撤退。然而,随着1648年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衰败,乌克兰的哥萨克贵族与沙俄结盟,成为沙俄的附属势力,开启了乌克兰并入沙俄的历史。到了1772年至1795年,沙俄与奥地利、普鲁士三国联合,三次分割波兰立陶宛联邦,最终使这个曾经强盛的国家彻底消失。沙俄获得了波兰立陶宛联邦62%的国土,约46万平方公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等地区都归属了沙俄。
随着波兰的灭亡,沙俄将其视为昔日的劲敌彻底消除,而这一过程直接影响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延续至苏联时期。在二战中,苏联与纳粹德国合作,再次打击波兰。两国之间的恩怨,可以说深刻且复杂。
另一个令沙俄头痛的邻居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最初是一个位于小亚细亚的伊斯兰小国,但随着蒙古西征,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强国几乎都遭受了重创,反而使奥斯曼帝国得以逐渐崛起。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掉了东罗马帝国,吞并了君士坦丁堡,并开始扩张至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此后,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甚至威胁到俄国的边疆。沙俄当然不希望奥斯曼帝国壮大,于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俄土战争爆发了多次。每一场战争后,奥斯曼的势力范围都在不断缩小。
沙俄对奥斯曼帝国的强硬态度与其对伊朗的做法类似,因为后者也在外高加索地区拥有一些影响力。沙俄绝不允许这些南方邻国超越自己,尤其是在黑海地区的影响力。
沙俄的“远交近攻”策略,也体现在其对东方邻国的扩张中。在第九次俄土战争后,沙俄放弃了在西方争夺更多领土的想法,转而将目光投向了东方。1847年,沙俄成功灭掉了哈萨克汗国,开始逐步向中亚扩展。在与其他中亚国家如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等的冲突中,沙俄逐步占领了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这些战争让沙俄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它们最终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
然而,沙俄最心仪的邻国莫过于清朝。相比其他邻国,清朝似乎总是那么容易被侵略。沙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从清朝手中夺取大片土地。清朝在面对俄国的威胁时,几乎没有进行过有效的反抗。因此,沙俄的扩张在这一地区可谓是“轻松便捷”。甚至俄国外长拉夫罗夫曾微笑着说,远东地区的领土是东方邻国通过友好协商送给沙俄的。
自第九次俄土战争后,沙俄更加坚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它尽量避免与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发生冲突,而专注于扩展与欺压周围的邻国。可以说,沙俄的成功与秦始皇的战略不谋而合。通过这一策略,沙俄获得了从瑞典、波兰、奥斯曼帝国、伊朗到中亚以及清朝的大量领土。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永恒的。1900年,沙俄在占领了东北地区后,开始对半岛产生兴趣,严重伤害了日本的利益。这次,沙俄没能如以往那样轻松欺负周围邻国,反而遇到了背后有英美支持的日本。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沙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