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WORD
今年酒店行业的暑期旺季已经来了吗?
资深酒店人也不敢轻易下判断。
“
Chapter
01
”
酒店旺季的“薛定谔状态”:来了,又好像没来
算日子,酒店暑期旺季应该是来了。2025年交通暑运期从2025年7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共计62天。国铁集团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有望刷新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纪录。中国民航局预计航空旅客运输量将达1.5亿人次,日均244万人次,同比增长 6.6%。
飞常准的暑运航空运行数据也印证了这波热度:今年7月1日到7月14日,全国机场执飞客运起降43.97万架次,同比增长3.4%,完成旅客吞吐量6344.7万人次,同比增长4.4%。
大家也能切身感受到,无论是列车还是航班机站,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分明就是暑期的样子。
但暑期旺季好像又没来。摩根士丹利最新的一份研报显示,今年暑期第一周(2025年6月29日到7月5日),中国酒店的RevPAR(每间可用客房收入)同比下降了8%,其中入住率下滑是主要原因。
既然旅客已经在路上,他们到底住哪儿了?
“
Chapter
02
”
供需矛盾,每一家酒店都
感到“饥饿”
有行业内人士分析,暑期生意冷清的主因包括但不限于:极端高温天气、相关政策修订、出境游等客源减少问题。
但从交通数据来看,主因并非完全如此。客人分明已经出门了,更关键问题或许在于,他们入住哪里?
那选择可太多了。
中国饭店协会《2025中国酒店集团及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规模前50家酒店集团营业客房总数同比增长约63万间,增幅约13%;中端连锁酒店客房数同比增长13.32%,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另据《2025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业门店数量达34.87万家,客房数1764万间,均超过2018至2019年中国酒店业规模峰值。
到了2025年,扩张势头仍在延续。根据迈点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就有新增酒店1,468家。
这些新增门店,盘活了原本停业酒店,将核心商圈的写字楼变成了层层叠叠的新民宿,悄无声息地将客流化整为零。
供过于求的市场里,每一家酒店都紧盯着有限的客源,饿得眼冒金星。
“
Chapter
03
”
一降到底,史低价抢客还是
没人来?
既然竞争对手多了,那就先动手抢客吧。降价抢客成了今年所有酒店的共识。
大家总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已经降到最低了”。
是的,今年暑期价格比平时周末价格还低。按酒店收益管理常识判断,暑假就是旺季,旺季就应该溢价。今年用这招不灵。以前只是市场趋势不好判断,现在连常识都要颠覆了。
今年暑期的消费者更在意性价比了,没人愿意为酒店旺季溢价买单。反正酒店那么多,他们乐于看到酒店赛马式降价,直到最后一刻才为低价买单。
可是,为什么酒店降价还是没客人?
因为你低,你的竞争对手更低,客人永远在等 “更低”的那一家。用下面这组数字可以看清消费者背后心态的变化。2025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存款新增10.77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定期存款占比攀升至72%以上,反映出居民对经济前景的谨慎预期。大家手里的钱看似变多了,实际购买力却在缩水,花钱自然更谨慎。
于是,价格战的链条已经形成:奢华卷不过豪华,豪华卷不过高档,高档卷不过经济,经济卷不过民宿。
卷到最后,整个行业正在一起丧失信心。根据《厚海发布|MSI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酒店市场景气调查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酒店市场景气指数降至-35,较第二季度下滑11个指数点,行业信心明显不足。
“
Chapter
04
”
除了降价,就没有
别的招了?
现在酒店获客的招数越来越局限,几乎都盯着价格,并把成本缩减的大刀砍向自己。
裁员,人手只出不进;灵活用工,一个萝卜N个坑。后台部门的工作安排变成了早餐端盘子,上午换布草,中午宴会传菜,下午做回本职工作。
添置新设备?没预算;空调调低一度?怕能耗超标;送伴手礼?“这不都是成本吗?”
于是,五折价格,配对的是五折的品质和服务。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酒店硬件也需要服务人手支持。酒店的溢价本就来自服务,如今服务缩水,豪华高档和经济快捷还有什么区别?价格自然一路下滑。
有人说:OTA 平台上的服务好评并不少啊?可别忘了,端盘子的可能是各部门总监、经理,这种 “特殊服务”能持续多久?
文末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