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承担着代谢、解毒、免疫防御等重要任务,好比一座人体的“化工厂”,对维持生命运转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守护肝脏健康,大家对肝炎的认识还有哪些误区?
肝炎分为哪些种类?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由肝炎病毒引起,包括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戊型(HEV)肝炎。其中: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比如食用了污染的食物或水;
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非传染性肝炎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或毒素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长了蜘蛛痣或肝掌
可能是肝出问题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王琦介绍:
肝掌是在大鱼际和小鱼际部位形成的一些特别发红的表现。
蜘蛛痣是一种细小的血管扩张,形似一个蜘蛛,一般会在前胸和颈部见到。
出现这些症状和肝脏对雌激素代谢能力下降有关,导致了毛细血管的扩张,但也不能绝对认为只要有蜘蛛痣或肝掌就是得了肝病。
肝脏不好,还会引发哪些身体异常?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而言,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或为肝病加重的信号。
日常的状态下,突然出现明显加重的乏力,伴有嗜睡,头晕恶心或昏迷不醒的情况。
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恶心、呕吐,两胁肋部胀痛,肚子胀、排气多或腹部明显增大。
呕血,牙龈出血、鼻子出血、便血或柏油样的便。
皮肤和巩膜突然黄染,伴有小便颜色发黄,甚至红色,大便出现陶土样。
肝炎患者没有症状还需要治疗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李明慧解释,肝炎可能70%都没有症状,有症状的非常少。而且一般乙肝在活跃的时候,肝功没有升高的人也很多。所以光做肝功的体检也不能说明问题,一定不要认为没有症状,就不去做检查和治疗。如果在肝硬化之前就能抗上病毒,可能就能避免肝硬化,也能够更大程度减少肝癌发生。
肝脏纤维化患者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3至5年,可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10%至30%。
一旦发现乙肝核酸阳性,无论转氨酶正常与否,只要满足年龄大于30岁,或者有乙肝肝硬化或者肝癌家族史的人群,都要接受治疗。
成年人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这些误区别再信了
乙肝疫苗是婴儿打的,成年人不需要接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一科主任医师鲁俊锋:与乙肝病人密切接触者和机体免疫功能较低人群,包括做过器官移植的、有肾透析的、患有肿瘤的病人,是乙肝的高危人群。通常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在接种之前首先要做乙肝5项检测,如果已经有抗体,就不需要接种了。
乙肝经血液传播,所以蚊虫叮咬会传染乙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王琦:乙肝病毒的传播具备几个条件,要达到合适的传播途径和一定的病毒量,蚊虫的机体不适合乙肝病毒复制。
吃保肝药物可以预防肝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一科主任医师鲁俊锋:对于一个肝脏功能正常的人,保肝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性的保肝效果。
这几件伤肝的小事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熬夜
熬夜是肝脏受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熬夜可能会出现肝脏血流不足、肝细胞受损、肝脏解毒功能下降等表现。
醉酒
进入体内的酒精90%在肝脏代谢,影响着脂肪代谢各个环节,造成代谢失常。过量脂肪聚积于肝脏,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
生气
中医理论中,肺和肝互通,气伤肝,脾气差可能是因为肝火大导致肝气郁结;西医理论中,生气时神经内分泌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会引起肝脏损伤。
高脂饮食
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药不当以外,很多肝病是吃出来的。营养过剩、吃得太好,摄入的高糖、高热量、高脂肪会沉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食用发霉食物
发霉食物是诱发肝癌的“隐形杀手”。黄曲霉毒素藏身在发霉的筷子或发霉变质的食物中,研究表明,1mg的黄曲霉毒素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一次性摄入20mg黄曲霉毒素可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