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更久的“肝脏暗探”
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它可比甲肝“狡猾”多了,能在体内悄悄潜伏。身强力壮?也不能对它掉以轻心!
2020年最新的全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HBsAg(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经下降至5.86%,其中,1~4岁人群HBsAg流行率下降至0.30%。据推算,目前我国全人群HBsAg流行率约为5%~7%,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7,500万。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
病毒传播路径:这些渠道要警惕
请注意,共用餐具、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
身体的“沉默信号”:别被它骗了
乙肝病毒潜伏期可达1至6个月。很多人感染后没啥明显症状,就像没感染一样,容易被忽略。
部分人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腹胀、肝区不适等表现,严重时也会有黄疸。
更麻烦的是,一些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携带病毒,可能逐渐损伤肝脏,甚至引发肝衰竭、肝硬化、肝癌。
这些情况,感染后风险更高
新生儿及1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乙肝后,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概率高达90%。成年人若有免疫缺陷疾病,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重,治疗也更棘手,需格外留意。
远离乙肝:关键防护要做好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的“利器”,牢记“0-1-6”,病毒远离我!新生儿出生后就会接种第一针,1月龄接种第二针,6月龄接种第三针,能有效建立保护屏障。成年人若体内没有抗体,也建议及时接种。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续乙肝疫苗接种。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沾血的物品。
看病、纹身、打耳洞等要选择正规机构,确保器械消毒合格。
性行为要采取“保护措施”。
孕妇有乙肝要及时寻求妇幼部门帮助,进行母婴阻断,降低宝宝感染风险。
怀疑感染乙肝?这样处理才对
如果担心自己感染了乙肝,可去医院查乙肝五项和肝功能。
一旦确诊,要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
慢性乙肝患者需长期管理,通过规范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肝损伤。
乙肝虽顽固,但只要做好预防和监测,就能有效降低危害,守护肝脏健康。
来源:湖南疾控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