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多出些汗,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却是一场血糖管理的“过山车”之旅。您是否发现,明明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一到夏天就忽高忽低。这并非错觉,高温天气确实会让血糖管理变复杂。
血糖为何会坐“过山车”
高温环境对血糖的影响很大。高温是一种应激源,会刺激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同时,高温会使人体血管扩张,皮下血流增加,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吸收速率可能加快,反而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在夏季,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水,会造成脱水、血液浓稠,不仅会让血糖检测值假性升高,还可能因电解质丢失,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不仅如此,在高温环境中,人的食欲普遍下降,进食量减少可能导致血糖偏低,但如果大量食用时令水果、冷饮或啤酒,血糖又会飙升。
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血糖稳定。由于气温升高,老年人的活动量往往下降,能量消耗减少,造成血糖升高。高温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进而导致血糖波动。
夏季怎么吃才健康
很多糖尿病患者白天食欲不佳,晚上却开了“小灶”,啤酒、花生、毛豆、烧烤……跟朋友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就吃多了,血糖也随之飙升。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订合适的饮食计划。选择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低糖水果、全麦面包等,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
胰岛素保存有讲究
胰岛素非常娇气,既怕冷又怕热。未开封的胰岛素应避光冷藏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与食物分开存放;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30摄氏度以下的阴凉处保存4~6周(具体请查看说明书)。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绝不能冷冻!糖尿病患者不可将胰岛素留在高温的汽车内,乘飞机时必须随身携带。高温环境下,可用包裹好的冰袋给冷藏袋降温,但冰袋不要直接接触胰岛素,同时避免剧烈震荡。
夏季运动有门道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可在早餐后或晚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每次运动20~30分钟为宜,每周坚持5天,总时长达到150分钟。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补水200~300毫升,每运动15分钟补水100~150毫升,避免摄入含糖饮料;运动后,待汗液完全消退再进入空调房,稍作休息再洗温水澡,千万不可洗冷水澡。
文: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耿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