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赵老先生,两年前曾因急性心肌梗死植入冠脉支架。然而,病魔并未远去。近日,他胸闷症状突然复发并急剧加重,伴随严重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检查结果令人心惊: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同时爆发,病情极其危重!
为争取生机,患者被火速转入郑州市七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
CCU里的生死时速:
抵达CCU时,景象触目惊心:老先生只能端坐呼吸,血压低到难以维持,血氧饱和度极差,全身湿冷,尿量几乎消失!紧急检查更揪心:
1.床旁超声:心脏运动明显减弱,泵血功能严重障碍;
2.体内液体严重超载,急性肺水肿;
3.乳酸水平飙升至8.0mmol/L(提示组织严重缺氧);
4.肾功能正进行性急剧恶化!
心、肺、肾三大关键器官同时告急!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急性心梗诱发,在原有冠心病和心功能不全基础上爆发的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并迅速继发了急性肾损伤(AKI)和呼吸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在如此凶险的多器官衰竭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果断亮剑:布下“三重生命防线”
CCU团队当机立断:必须启动最强力的器官支持,为心脏和肾脏赢得宝贵的恢复时间!面对心、肺、肾的“三重暴击”,团队迅速构筑起三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1.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强力支撑循环,提升血压,改善器官(尤其心脏和肾脏)血流;
2.无创呼吸机:有效支持呼吸,对抗肺水肿,保障氧气供应;
3.血液净化治疗(CRRT):精细管理容量,清除毒素和炎症因子,替代肾脏功能。
生命的曙光:
在CCU医护团队24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护和精准治疗下,奇迹开始显现:
IABP有力地稳定了循环,患者冰冷的四肢逐渐回暖。
CRRT持续精细工作,体内潴留的液体被有效清除,水肿消退,肌酐水平开始下降,更令人欣喜的是,尿量奇迹般地逐渐恢复。
呼吸支持也持续发挥着作用。
随着患者病情一天天好转,这些高级生命支持设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被谨慎、有序地撤离。经过后续的巩固治疗和康复,这位一度命悬一线的77岁老人,最终病情显著好转,平安出院!
科普时间:力挽狂澜的“生命防线”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置于主动脉内的气囊,精准地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增加冠状动脉和全身重要器官(尤其是肾脏!)的血流灌注。
作用:显著提升血压、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脏负担。
在此例中,IABP迅速稳定了患者岌岌可危的血压,改善了心脏和肾脏等关键器官的血供,直接打断了休克和器官衰竭的恶性循环,为后续治疗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持续、温和、可控地清除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废物(毒素)、炎症因子,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在此例中,快速清除了患者体内严重超载的液体,极大减轻了心脏负担,是逆转心衰的关键一步。
在肾脏功能急性受损期间,完美替代了其清除毒素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核心功能,成功避免了尿毒症、高钾血症等致命并发症。
CCU:复杂心脏重症的“终极守护者”
当心脏病引发心源性休克、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最危急的状况时,CCU就是最后的堡垒。这里集成了最尖端的监测与生命支持技术(如IABP、CRRT、呼吸支持等),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日夜守护,为最危重的患者点燃生的希望。
沉重的反思:防大于救
短短2年,赵老先生心梗复发并经历生死劫难,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预防疾病发生与复发,远比抢救更重要!
严格遵医嘱服药:特别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是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关键。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心梗的“推手”,必须严格控制达标。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管理体重、保持心态平和。
定期随访复查: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效果。
警惕症状变化: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不适,务必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只有从源头关注健康,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远离疾病,避免悲剧重演。
来源:郑州市七院C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