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松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辽宁省区总院长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研究所所长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
沈阳爱尔眼科精准医疗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九、十、十一届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十一届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三批专家会员
亚太晶状体研究学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特邀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际眼科杂志》副主编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眼科与眼视光学分会主任委员
首批入选原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辽宁省学术头雁(眼科学)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获得者
林大叔是一名运动爱好者,跑步、打网球是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自从患上白内障后,林大叔的运动生涯似乎也走到了尽头。正在他郁郁寡欢之际,蕾明视康“视全极”运动三焦人工晶状体作为第一款国产连续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上市,他作为首批试用者体验了这款产品。
术后第二天拆开纱布后,林大叔很兴奋。眼前的世界一片清晰,术前0.2的视力也恢复到了1.2。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术后短短两三周的时间里,他已经能够重新回到网球场,拿起那副落灰的球拍。
林大叔的主刀医生、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辽宁省区总院长张劲松教授介绍,白内障是全球排名首位的致盲性眼病,手术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白内障患者的人群基数不断增长。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岁至89岁人群中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但我国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
需求不止于“看见”
如果将晶状体比作人体眼球构造中一面精巧的凸透镜,白内障病变则让这面“镜子”从透亮变为混浊。白内障的初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复视、近视、眩光等症状,最终可能会完全失明。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原理是将这片已经混浊、无法使用的“镜片”从眼中取出,再植入一片清晰的新“镜片”,即人工晶状体。
张劲松教授回忆道,早期的白内障手术通过大切口的方式,取出病变的晶状体,植入普通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但老年白内障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老花眼的问题。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只能满足远距离视力的需求,患者如果需要看清报纸、手机等近处物体,则需要通过佩戴老花镜来解决。“从前,患者大多对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需求就是能够看见。”张劲松教授说。
随着技术的迭代,出现了可以同时满足看清远处和近处需求的双焦点人工晶状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植入双焦点人工晶状的患者普遍受到“中距离缺失”的困扰。张劲松教授介绍,“中距离”是一种重要的生活距离,人们伸出胳膊的距离就属于中距离的范畴。曾经有一名患者在植入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后,吃饭时发现看不清楚餐桌上的菜盘,需要靠近才能辨别究竟是哪道菜肴。
在信息化时代里,人们对手机、电脑等屏幕终端的使用需求与日俱增,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力的需求也不再止于“看见”,而是转向“看清”和“看舒适”。只有达到与患病前一致的视觉质量和体验,患者才算从真正意义上完全回归正常的生活。为了满足患者的新需求,蕾明视康研发出第一款国产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填补了中距离的缺失,能够让白内障患者在运动距离上获得高质量、连续视程的全程视力。
信任源于体验
长期以来,爱尔康、强生等海外龙头品牌的人工晶状体产品几乎垄断着国内的中高端市场,我国本土企业和产品仅在中低端人工晶状体市场占据优势。
张劲松教授说:“我们之前做白内障手术主要使用的都是进口人工晶状体,所以一直在期盼我国自己设计的高端人工晶状体产品诞生,这样就可以减少对国际产品的依赖。但国产高端人工晶状体与进口产品对比,究竟质量和治疗效果如何,在我们心里一直有一个问号。”
带着期盼和疑问,张劲松教授和团队首批试用了“视全极”运动三焦人工晶状体。“把它轻轻折叠后,通过2.2毫米的微创切口,就可以轻松将它植入患者的眼内。铺展开的过程也非常顺利。患者使用后反馈很好。”张劲松说。
有一名让他印象深刻的患者,起初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接受手术,由于是国产人工晶状体,所以患者难免存在顾虑,担心效果不佳。但是术后,这名患者发现,自己看远、中、近物体的清晰度和视觉体验很好。例如,在过马路看红绿灯也不会出现一圈一圈“衍射环”,也没有常说的视觉干扰现象。
以往人工晶状体产品的植入常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的视觉体验,如术后视物出现光晕、星芒等。如何实现视力与视觉质量的双重改善,成为摆在蕾明视康公司研发团队面前棘手的问题。在一次次的技术迭代后,“视全极”运动三焦人工晶状体将三焦点技术与SS平滑相位技术结合,通过平滑相位调制结构,利用峰谷变化的平滑台阶将光束非等量分散,并结合轴向渐进大景深技术,研制出了使患者拥有动态视程中不同距离连续、清晰视觉体验的人工晶状体。这种减少衍射环锐点的设计能够避免“衍射环”现象。
中国制造赋能
除了技术,材料也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往国产人工晶状体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而蕾明视康公司从源头自主创新,将高端产品的原材料把握在自己手里。为此,公司建立了专门的材料研发中心,打造了一支由多位博士带队的高学历研发团队,和多家科研机构、医院合作,成功研发了新一代的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
阿贝数即色散系数,是衡量透镜成像清晰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与折射度呈反比关系。经过不断探索与创新,利用新一代原研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制成的“视全极”运动三焦人工晶状体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同时具有高折射率和高阿贝数,更实现了视觉上的“零闪辉”,达到了薄且清晰的效果。
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健康中国行动实施的大背景下,国民健康需求的层次也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白内障患者对手术疗效的要求也从“看见”转向“看舒适”。与此同时,国家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也进一步降低了高端人工晶状体产品的价格,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陈开颜
编辑:张漠
审核:孙梦